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包拓業(yè) 報道)7月23日,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和美鄉(xiāng)村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在臺子鄉(xiāng)菜灘村,刺鼻的瀝青味混合著七月的熱浪。記者看到,十幾名工人正緊張地進行路面鋪設:一人熟練操作攤鋪機,將滾燙的黑色瀝青均勻鋪開;緊隨其后的工人則拿著鐵鍬快速修補邊緣;壓路機隨后“隆隆”駛過,將道路緊緊壓實。裸露的黃土逐漸被平整光潔的黑色柏油取代。
“這變化實實在在!”村民祁玉壽站在一旁,望著家門口延伸的新路,笑著對記者說,“過去這條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是爛泥塘,晚上出門靠摸黑。現在修了平整的路,裝了亮堂的燈,水渠也搞好了,出門不再深一腳淺一腳,村里干凈了,住著也舒坦多了。”
順著蜿蜒的山路前行,林川鄉(xiāng)包馬村的建設同樣如火如荼。工人們同樣在搶抓晴好天氣鋪設柏油路面。該村黨支部書記趙積蒼向記者介紹,此次建設主要是鋪筑大約13.6公里的村道。“路修好,最直接解決的是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日子就過去了。”趙積蒼指著路旁蔥郁的山林說,“更重要的是,路通了,更方便我們發(fā)展林下經濟,對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實打實的幫助。”
行至南門峽鎮(zhèn)卻藏寺村,建設成果已全然展現。嶄新的5.2公里柏油村道筆直寬闊,車輛行駛平穩(wěn)順暢。8279米的道牙石整齊劃一,465米長的排水溝確保村內再無積水之困。82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矗立在道路兩旁,靜待夜幕降臨。整個村莊整潔有序,房屋粉刷一新,寬敞的道路與干凈的院落相得益彰。村黨支部書記尚延蓮介紹:“我們村有223戶人家,位置偏遠,離縣城19公里。這些路、燈、排水溝看著普通,但解決了村民多年出行不便的大難題,大家都盼著呢,這是實實在在的方便。”
互助縣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毛生金在接受采訪時,勾勒出全縣和美鄉(xiāng)村建設的藍圖。他表示,互助縣2025年共在14個村莊實施和美鄉(xiāng)村建設項目,目前已有7個村完成建設任務。“今年的資金投入超過5600萬元,工作重點是集中力量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毛生金具體列舉道,“這包括對破損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村道進行維修改造,給沒有照明的村莊安裝路燈方便夜間出行,維修塌陷堵塞的水渠水溝,鋪設必要的排水管涵,以及為有需要的村莊配置垃圾清運設施。這一切的核心目標是為了讓鄉(xiāng)村不僅‘美’起來,更要讓老百姓的生活便利起來,基礎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