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時間進入倒計時!
西寧市場景創新大會暨“獨角獸企業西寧行”活動即將舉行,高原勁風與創新浪潮交匯,西寧迎來22家前沿領域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瞪羚企業,這場跨越山海的集聚,既是產業資源的深度融合,更是西寧以會聚智、以創新謀突破的生動實踐。
什么是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企業”指成立不足10年、估值超10億美元且未上市的創新型企業,它們以突破性技術引領產業變革,這類企業通常在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成長速度快,對行業甚至經濟格局可能產生顯著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來到西寧參會的22家企業,不全是獨角獸企業,還包括一些上市企業和瞪羚企業,這些企業覆蓋新能源、3D打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20多個前沿領域,他們帶著技術落地、生態共建的滿滿誠意,與西寧共探場景創新的無限可能;也帶著扎根高原、輻射西部的長遠意向,希望為我們這座城市的創新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西寧緣何成為獨角獸企業首選?
這是“科技與高原”的雙向奔赴,也是西寧這座城市與創新型企業的不謀而合。
這些獨角獸企業的參會,讓前沿技術有了扎根西寧場景的“試驗場”。
不過獨角獸企業的青睞,也源于西寧厚積薄發的創新實力與獨特優勢,這座高原之城正以“硬實力”與“軟環境”成為西部創新“價值洼地”。
近年來,西寧市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西寧創新能力指數躋身全國百強(第97位),“政產研”融合成效顯著,通過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完善科技型企業培育政策、投入1600萬元支持國家級平臺建設,形成“政策—平臺—企業”完整鏈條,世界級鹽湖產業創新服務基地、高品質農畜產品科創中心等落地,使西寧成為特色領域創新“策源地”;創新資源加速集聚,2023年,西寧R&D經費達25.20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3%,573項科技成果中近16%達國際領先,膜耦合提鋰技術獲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藏羊誕生、千噸級鎂鋁水滑石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彰顯特色領域硬核創新力;開放協同格局成型,與天津大學等高校共建成果轉化中心,聯合28城探索鹽湖領域“資源共享+研發共攻”模式,構建“全國資源+西寧轉化”網絡,“保姆式”服務與“科創貸”等政策,讓創新主體安心發展。
這場盛會將為西寧帶來什么?
此次場景創新大會暨“獨角獸企業西寧行”,絕非一次簡單的短期相聚,而是為西寧打開創新格局、激活發展動能的關鍵契機。
對產業而言,這是一次“換道超車”的機遇。獨角獸企業帶來的前沿技術,將與西寧的鹽湖、清潔能源、數字文旅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特來電的充電網生態可能重構高原新能源交通網絡,黑格科技的3D打印技術或為涉藏地區手工藝品注入現代活力,曦曙新能源的儲熱系統將加速“零碳城市”建設。技術與產業的碰撞,有望催生一批具有西寧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對城市而言,這是一次“能級躍升”的推力,通過與獨角獸企業的深度對接,西寧的城市場景將實現從“本土需求”到“標桿案例”的升級:智慧治理場景可能成為西部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范本,生態保護場景或將探索出高原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更重要的是,此次盛會將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向西寧集聚,形成“獨角獸引領、產業鏈跟進、生態圈成型”的良性循環。
對未來而言,這是一次“長期賦能”的開端。大會搭建的不僅是短期合作的橋梁,更是長期創新的生態。將來隨著獨角獸企業技術落地、項目扎根,西寧將逐步構建起“場景需求—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城市發展”的正向循環,為持續突破地域限制、躋身全國創新前列埋下伏筆。
這場跨越山海的“創新之約”,正讓西寧在全球產業變革的浪潮中,找到屬于高原之城的獨特坐標。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