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十五年堅守寫春秋 高原牧歌譜新篇
——記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鎮東升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比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齊延迪
發布時間:2025-08-04 07:27:04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孩子多出息,考上大學了,學的是什么專業?”7月29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鎮東升村馬阿舍家中,歡聲笑語在暖意融融的客廳里流淌。沙發上,剛考上大學的女孩眉眼含笑,眼中跳動著對未來的憧憬。

  “今年我們村出了6名大學生,這可是教育上的大喜事。”坐在客廳里與村民熱絡地拉家常的,正是東升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比布。他微微前傾的身姿和始終掛著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

德令哈東康養殖專業合作社內的牦牛。

  馬阿舍看著女兒,又望向書記,笑得合不攏嘴:“2017年脫了貧,現在住在敞亮的新房里,孩子還考上了大學,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村民冶爾四么乃接過話頭:“以前路難走、沒自來水,現在新農村水電齊全,書記帶著搞產業,年年分紅,家門口就能過上好日子!”

  村民口中的這份好日子背后,是馬海比布十余年的堅守與擔當。

  2011年,馬海比布在村民的期盼中回到家鄉,毅然挑起擔子擔任村委會主任。“剛工作時要先了解村情民意,我們挨家挨戶入戶,傾聽村民的心聲,收集他們的訴求,全面掌握村上的實際情況。”馬海比布說。翻開他的筆記,里面不僅詳細標注著每家每戶的困難,更勾勒出產業轉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步藍圖。

  2013年,馬海比布和村“兩委”其他成員經過反復研討,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成立村集體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馬海比布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當時地下水位上漲,耕地受損,種莊稼沒了指望,但村民大都有養殖經驗,又趕上‘三元牛’扶持項目,這條路或許能走通!”

  然而創業之路布滿荊棘,投入300多萬元的“三元牛”養殖因成本高、銷路窄、周期長,連續四年陷入虧損。面對村民焦慮的眼神,馬海比布焦慮萬分:“不能讓大家的錢打了水漂,也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

馬海比布(中間)與村民話家常。

  他再次走進村民家中問計于民,又帶著村干部去周邊牧區取經。最終,大家將目光投向更適應高原環境的本土牦牛,這場關乎全村命運的創新之路也終于迎來轉機。

  馬海比布常和村“兩委”其他成員說,要摒棄“看透不說透,摘花不摘刺”的“老好人”做派,真心干事、真誠為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他帶領村“兩委”整合東升村、新源村、尕海村等中央財政扶持資金1380萬元,發展牦牛養殖項目。通過“合作社+基地+村集體”模式,由德令哈東康養殖專業合作社托養,按年收益6%向村集體分紅,推動零散養殖向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轉型。

  記者跟隨馬海比布走進德令哈東康養殖專業合作社,眼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牦牛或悠閑地嚼著草料,或愜意地臥在寬敞的牛舍里反芻。電動撒料車緩緩行駛,將科學配比的草料精準地投放到牛槽中。馬海比布介紹說,2024年,隨著現代化養殖設備的投入使用,每頭牦牛的成本降低了500元。

  “我們先去監控室看看。”這是馬海比布每次到合作社的必做之事。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監控屏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連牛槽邊沿都仔細查看,并不時與工作人員探討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些牛承載著大家的希望,既然村民信任我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這句話,他常常掛在嘴邊。

  “這飼料里有十幾種成分,都是科學配比的,既能保證營養,又好消化。”養殖場員工馬成貴一邊觀察牦牛的狀態一邊介紹道,曾經在外漂泊打工的他,如今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以前我們只會悶頭養牛,哪懂什么科學養殖!現在跟著書記和專家學,才知道飼料搭配、疫病防治都有大學問。”說起現在的生活,馬成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既能照顧家人,又有穩定收入,日子別提多踏實了!”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黨支部;支部強不強,核心在“領頭羊”。十余年間,馬海比布從帶領一村發展起步,到串聯起全市42個村集體經濟。牦牛存欄從100多頭增至近萬頭,年分紅從5萬元躍至23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累計約3000萬元。

  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他磨破無數雙鞋的奔波,是無數個辦公室深夜長明的燈光,更是那句“有黨在,不用怕”的擔當。從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到如今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東升村的蛻變,是馬海比布十年如一日,用真誠、奉獻、擔當書寫的答卷。

  “我是黨在基層的一面旗幟,初心不能忘,使命不能丟。”如今,作為德令哈牦牛科技產業園負責人,馬海比布目光堅定:“下一步要推動牦牛產業一二三產融合,讓村集體經濟‘造血’更強,帶著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議軍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并講話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總成績及體檢等事項通知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升級“療愈”
青海西寧市:城管環衛為潔凈城市“護航”獲贊
24H熱點
【生態深一度】26萬次“圍觀” 32萬次“守護”...
青海海東市樂都區:1800余個充電樁“上崗” “飛線...
青海省河南縣:精準發力 守好農民工“錢袋子”
青海班瑪縣:聚焦急難愁盼 筑牢民生保障網
青海互助縣:全力打造和美鄉村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韓彪:從養牛能手到拉面行家
青海:西寧“青年夜校”中心校開營
【文化中國行】青海玉樹賽馬會:千年風華,今朝煥彩
青海海北州:上半年累計為255名困境兒童發放基本生...
青海海東市:1月至7月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2.2%
熱點圖片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科技護航 打造綠色建筑“青海樣板”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央媒看青海】從石油小鎮到天文重鎮——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
【央媒看青海】從石...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將青春扎進家鄉的“土”里——記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晉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張洪建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軍魂扮靚五彩童年——記“青海省擁政愛民模范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96034部隊
軍魂扮靚五彩童年—...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升級“療愈”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高原拓新崗 民生路更寬——“青海經濟年中觀察”系列報道之六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流高峰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
“鄉土先鋒”有擔當,“一老一小”有保障
“鄉土先鋒”有擔當...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十五年堅守寫春秋 高原牧歌譜新篇
——記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鎮東升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比布

青海日報
2025-08-04 07:2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十五年堅守寫春秋 高原牧歌譜新篇
——記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鎮東升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比布

青海日報
2025-08-04 07:2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十五年堅守寫春秋 高原牧歌譜新篇
——記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鎮東升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比布

  • 2025-08-04 07:27:04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孩子多出息,考上大學了,學的是什么專業?”7月29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鎮東升村馬阿舍家中,歡聲笑語在暖意融融的客廳里流淌。沙發上,剛考上大學的女孩眉眼含笑,眼中跳動著對未來的憧憬。

  “今年我們村出了6名大學生,這可是教育上的大喜事。”坐在客廳里與村民熱絡地拉家常的,正是東升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比布。他微微前傾的身姿和始終掛著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

德令哈東康養殖專業合作社內的牦牛。

  馬阿舍看著女兒,又望向書記,笑得合不攏嘴:“2017年脫了貧,現在住在敞亮的新房里,孩子還考上了大學,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村民冶爾四么乃接過話頭:“以前路難走、沒自來水,現在新農村水電齊全,書記帶著搞產業,年年分紅,家門口就能過上好日子!”

  村民口中的這份好日子背后,是馬海比布十余年的堅守與擔當。

  2011年,馬海比布在村民的期盼中回到家鄉,毅然挑起擔子擔任村委會主任。“剛工作時要先了解村情民意,我們挨家挨戶入戶,傾聽村民的心聲,收集他們的訴求,全面掌握村上的實際情況。”馬海比布說。翻開他的筆記,里面不僅詳細標注著每家每戶的困難,更勾勒出產業轉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步藍圖。

  2013年,馬海比布和村“兩委”其他成員經過反復研討,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成立村集體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馬海比布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當時地下水位上漲,耕地受損,種莊稼沒了指望,但村民大都有養殖經驗,又趕上‘三元牛’扶持項目,這條路或許能走通!”

  然而創業之路布滿荊棘,投入300多萬元的“三元牛”養殖因成本高、銷路窄、周期長,連續四年陷入虧損。面對村民焦慮的眼神,馬海比布焦慮萬分:“不能讓大家的錢打了水漂,也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

馬海比布(中間)與村民話家常。

  他再次走進村民家中問計于民,又帶著村干部去周邊牧區取經。最終,大家將目光投向更適應高原環境的本土牦牛,這場關乎全村命運的創新之路也終于迎來轉機。

  馬海比布常和村“兩委”其他成員說,要摒棄“看透不說透,摘花不摘刺”的“老好人”做派,真心干事、真誠為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他帶領村“兩委”整合東升村、新源村、尕海村等中央財政扶持資金1380萬元,發展牦牛養殖項目。通過“合作社+基地+村集體”模式,由德令哈東康養殖專業合作社托養,按年收益6%向村集體分紅,推動零散養殖向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轉型。

  記者跟隨馬海比布走進德令哈東康養殖專業合作社,眼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牦牛或悠閑地嚼著草料,或愜意地臥在寬敞的牛舍里反芻。電動撒料車緩緩行駛,將科學配比的草料精準地投放到牛槽中。馬海比布介紹說,2024年,隨著現代化養殖設備的投入使用,每頭牦牛的成本降低了500元。

  “我們先去監控室看看。”這是馬海比布每次到合作社的必做之事。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監控屏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連牛槽邊沿都仔細查看,并不時與工作人員探討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些牛承載著大家的希望,既然村民信任我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這句話,他常常掛在嘴邊。

  “這飼料里有十幾種成分,都是科學配比的,既能保證營養,又好消化。”養殖場員工馬成貴一邊觀察牦牛的狀態一邊介紹道,曾經在外漂泊打工的他,如今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以前我們只會悶頭養牛,哪懂什么科學養殖!現在跟著書記和專家學,才知道飼料搭配、疫病防治都有大學問。”說起現在的生活,馬成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既能照顧家人,又有穩定收入,日子別提多踏實了!”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黨支部;支部強不強,核心在“領頭羊”。十余年間,馬海比布從帶領一村發展起步,到串聯起全市42個村集體經濟。牦牛存欄從100多頭增至近萬頭,年分紅從5萬元躍至23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累計約3000萬元。

  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他磨破無數雙鞋的奔波,是無數個辦公室深夜長明的燈光,更是那句“有黨在,不用怕”的擔當。從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到如今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東升村的蛻變,是馬海比布十年如一日,用真誠、奉獻、擔當書寫的答卷。

  “我是黨在基層的一面旗幟,初心不能忘,使命不能丟。”如今,作為德令哈牦牛科技產業園負責人,馬海比布目光堅定:“下一步要推動牦牛產業一二三產融合,讓村集體經濟‘造血’更強,帶著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齊延迪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日本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