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張小千 攝影報道)八月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黃河水映著晚霞流淌,古城廣場上沸騰的人聲與嘹亮的村歌交織成一片熱情的海洋。8月12日至13日,“村歌嘹亮 唱響青海”2025青海省首屆村歌大賽半決賽在這里舉行,32支來自全省各地的村歌隊伍用最質樸的鄉音,唱響了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
文化盛宴:村歌與非遺共舞
當土族合唱團《安召索羅羅》的多聲部旋律在夜空下回蕩時,臺下一位身著傳統民族服飾的老人輕輕跟著哼唱。“這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調子,現在年輕人習慣用合唱方式唱出來,顯得更有力量。”來自貴南縣塔秀村的才讓扎西告訴記者。
舞臺一側的非遺互動區同樣熱鬧。唐卡畫師更尕正在指導一位小女孩用金粉勾勒蓮花紋樣,“這些圖案在我們藏族文化里象征純潔,今天有好幾個孩子來學,他們眼睛里的光就是非遺的未來。”更尕說。不遠處的青繡展柜,精美的手帕、杯墊、香包等繡品成了游客爭相收藏的紀念品。
以歌為媒:助力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
在農特產品展銷區,沙棘汁經銷商馬成福的訂單簿已經寫滿三頁。“今天一天的訂單要比平時一周的銷量還多。”他指著自己的攤位說。這種“村歌+展銷”的模式,讓海南州的青稞餅干、牦牛奶粉等產品搭上了文化傳播的快車。
貴德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比賽期間當地賓館、民宿入住率大幅上升,“很多游客專門為看村歌大賽而來,順帶游覽了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眼下這種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模式,正成為青海撬動“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支點。
特色活動:百家村宴與歌舞晚會點亮夜經濟
“嘗嘗我們村的土火鍋!”貴德縣百家村宴上的姚師傅招呼直播記者品嘗他精心制作的青海傳統佳肴,這也是“百家宴”評比中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會場上,焜鍋饃饃的焦香與牦牛肉干的醇厚彌漫在空氣中,評委們一邊品嘗一邊記錄分數。
夕陽西下,貴德古城廣場上來自甘肅的牛站社火表演隊剛結束演出,一旁傳來悠揚的鍋莊舞曲,藏族舞者拉著游客跳起了鍋莊。從開始的含蓄羞澀,到張開雙臂的大膽嘗試,夜幕下,大家拍著手跳成了一片。
鄉音裊裊處 振興正當時
當《我和我的祖國》的合唱聲在歌舞晚會上響起,不同民族的服裝在霓虹燈中交融成絢麗的色彩。這場村歌大賽,唱的不只是村歌旋律,更是青海鄉村文化傳承的自覺、產業發展的自信。正如一位評委所言:“當牧民放下牧鞭拿起話筒,當傳統非遺遇見現代舞臺,鄉村振興就有了最生動的注腳。”
黃河岸邊的歌聲漸漸飄遠,而屬于青海鄉村的新故事,才剛剛翻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