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18日,在青海省第八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分會場,押加、民族式摔跤裁判員劉志強正穿梭忙碌。
他是嚴謹?shù)膱?zhí)裁者:為運動員稱重、認真檢錄、悉心維護現(xiàn)場秩序,以專業(yè)態(tài)度守護著賽事的公平與公正;他亦是敏銳的記錄者:身為青海在線網(wǎng)主編,執(zhí)裁間隙,他用文字還原賽場本真,用鏡頭定格體育瞬間的高光時刻。
賽場之“暖”與賽事之“拼”,是他的深刻感受。
目前,河南縣分會場已順利完成押加、民族式摔跤兩個項目的角逐。談及賽場之“暖”,劉志強感觸頗深:“在河南縣文體旅游廣電局的統(tǒng)籌組織下,現(xiàn)場工作人員熱情周到,服務保障細致到位。賽場環(huán)境始終干凈整潔,不見雜物;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每次運動員比賽結束后,工作人員都會主動將摔跤墊上的腳印擦拭干凈。這些細微之處,正是整個賽場文明風尚的生動注腳。”
劉志強心中涌動著一股暖流:這場運動會,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紐帶,把各民族群眾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看臺上,藏族、回族、漢族、蒙古族、土族群眾擠坐在一起,目光一同追隨著賽場上的身影。
更令人動容的是,群眾的喝彩從不局限于“自己人”。當本地選手奮力拼搏時,震天的歡呼里滿是濃濃的鄉(xiāng)情;而當其他代表隊的運動員展現(xiàn)出精湛技藝,哪怕是對手,臺下也會立刻響起毫不吝嗇的掌聲。各民族群眾在為運動健兒加油的同時,也在彼此的眼神與笑容中,讀懂了尊重與接納,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歡呼聲中愈發(fā)絢爛地綻放。
在劉志強看來,隨著賽事一屆屆舉辦,參賽人數(shù)越來越多,隊伍也展現(xiàn)出明顯變化。“以前參賽的多是退役后年紀較大的選手,現(xiàn)在賽場上的運動員越來越年輕化。”
他認為,“拼”正是當下運動員身上最鮮明的特征。“他們不會因為場下是好朋友,場上就相互‘放水’、有所松懈。像海北隊對陣黃南隊的比賽中,隊員們每一次發(fā)力、每一次對抗都透著不服輸?shù)捻g勁。那種不服輸?shù)膭蓬^,就是拼,就是干!這正是專業(yè)的體育精神——尊重對手,更尊重賽場。”
俗話說,愛拼才會贏。而這種“拼”勁本身,就是青海體育力量成長中最顯著的蛻變。在協(xié)會系統(tǒng)培養(yǎng)與本土賽事的層層磨礪下,運動員們憑借這股勁頭快速成長、嶄露頭角。如今,越來越多青海運動員走出高原,站上國家乃至國際賽事的舞臺,摘金奪銀的捷報頻傳,他們用拼搏為家鄉(xiāng)添彩,為國家爭光,讓這份成長的力量在更廣闊的賽場上綻放光芒。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