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寧市堅持把整改整治與強化思想作風、夯實基層基礎貫通結合,與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貫通結合,以一抓到底、絕不含糊的韌勁和態度系統破解難點堵點。為有效解決零工群體“站馬路、等活難、保障弱”急難愁盼問題,城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零工驛站”轉化為“穩就業促就業”新載體,為農村勞動力、大齡就業群體實現就業增收提供24小時“不斷線”崗位推送服務。
據了解,城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入調研,在人流密集、零工需求旺盛的長江路社區和東大街社區建成“零工小站”2個,配置“零工小站智慧就業自助求職機”,通過“線上平臺+便民服務+供需匹配”三維服務模式,構建起“全區域覆蓋、全鏈條服務、全要素支撐”的零工就業服務網,有效拓展“15分鐘就業圈”服務半徑。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發布崗位1214個,匹配靈活用工訂單3100余單,開展各類服務活動21場,提供便民公益服務1550余人次,發放“零工驛站”聯系卡150余張。構建“崗位對接—技能培訓—實現就業”閉環鏈條,組織25個班次1250人開展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零工人員日均工資達295元,獲得更穩定、更高收入的就業機會。
“零工驛站”通過構建“精準識需、嚴選優供、智能速達”服務方式,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也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了就業增收的有效路徑,成為零工群體信賴的“暖心之家”。同時,其便捷高效的服務模式獲得群眾認可,這也是城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進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的生動實踐。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