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17日,在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民族體育館內,青海民族大學代表隊選手吳孜碩在絆跤(回族式摔跤)68公斤級比賽中與對手展開激烈角逐。
當比賽進入到最后30秒的關鍵時刻,自小在平原地區的吳孜碩出現高原反應,身體不適。領隊老師賽自華見狀立即準備申請棄權,但令人動容的是,吳孜碩用堅定的眼神制止了他,毫不猶豫地說出:“我不放棄!”最終,他憑借著超乎常人的意志力,頂著身體不適,頑強戰勝對手,成功摘得該級別一等獎。
賽后,賽自華老師激動地表示:“當時看到吳孜碩高原反應那么嚴重,我的心都揪了起來。但他那句‘我不放棄’,展現的正是我們運動員最可貴的體育精神。這種頑強拼搏的品質,正是我們學校長期以來深化課程思政建設的體現。”
吳孜碩的勝利并非偶然。身為國家二級運動員,他通過嚴格的專項技術和文化課考入青海民族大學,此次更是入校后首次亮相大型賽事即獲佳績。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民族大學代表隊其他隊員也表現優異:此次比賽共派出5名運動員,其中曹宇靜一舉奪得女子絆跤和女子組搏克一等獎,白軍軍榮獲絆跤項目三等獎。這些成績充分彰顯了學校課程思政的豐碩成果。
談到學校的育人理念,賽自華老師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注重將民族團結、愛國主義精神等有機融入到日常課程中,通過‘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協同育人。邀請切陽什姐等優秀運動員來校分享經驗,就是要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將課程思政價值元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屆運動會不僅展現了運動員們的風采,也體現了賽事組織的專業水準。在比賽過程中,裁判團隊通過錄像回放等科技手段確保比賽公平公正。“當出現判罰爭議時,裁判組認真復核視頻的嚴謹態度,確保了比賽的公正性,這也贏得了各代表團的尊重。”賽自華老師補充道。
青海民族大學通過開展極富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持續增強各民族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賽自華老師表示:“師生們身著民族傳統服飾參加運動會,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上展現風采,這不僅推動了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發展,更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
從吳孜碩的“我不放棄”到各族運動員的友好競技,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每一個精彩瞬間都在生動詮釋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刻內涵。這場體育盛會不僅展現了各族運動員的風采,更見證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生動畫面,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