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 張小千 攝影報道)當晨光初現在柴達木盆地時,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田野間已奏響豐收的樂章。紫紅色的藜麥穗隨風舞動,村民們彎腰收割的身影,與廣袤的麥田構成一幅動人的秋收畫卷。
極目遠眺,連片的藜麥田在高原陽光下熠熠生輝。柴達木盆地東南緣的這片沃土,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品質卓越的藜麥。白天,熾熱的陽光為麥穗注入能量;夜晚,清冷的寒霜為植株增添風味。正是這樣極端的晝夜溫差,造就了都蘭藜麥飽滿的顆粒和豐富的營養。
“2014年,藜麥首次在我們這里試種。從最初的少量嘗試到如今的一望無際,我和鄉親們一同見證了都蘭藜麥產業的成長!倍继m縣香日德鎮柴興村黨支部書記徐樹菊激動地說。
據悉,2024年,全縣藜麥種植面積達3.59萬畝,總產量0.46萬噸;2025年種植規模更實現跨越式增長,達到7.76萬畝,同比增長116.1%。在香日德鎮等重點產區,通過創新土地流轉和托管模式,零散耕地實現了規;稀,F代化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讓生產效率得到質的飛躍。
都蘭縣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鏈建設同樣成效顯著。目前,都蘭縣已形成完整的藜麥加工體系,年加工能力0.2萬噸,初加工轉化率80%,精深加工率50%。2024年,“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模式的成功實踐,推動藜麥產品年銷售額突破600萬元大關。
都蘭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藜麥產業已在都蘭縣農業產業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更描繪出高原特色農業的美好藍圖。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藜麥產業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