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21日,在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澤庫分會場的舉沙袋比賽現場,裁判組的精準、溫情執裁成為了賽事亮點。
8時30分,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下起了細雨,這讓本該9時開賽的舉沙袋裁判組和9支隊伍39人的參賽運動員犯起了難。
按預備方案,在雨天,舉沙袋項目將移入場館,但是考慮到少數民族傳統習慣,舉沙袋一般都在室外開闊地進行。此時,主裁判薛品邦和裁判組商議后,開始向9支隊伍的參賽人員征求意見,最終在運動員場地試驗后尊重大家選擇在場外進行。沒想到天公作美,在宣布室外繼續比賽后,雨漸漸停了下來。
舉沙袋是青海少數民族特別是藏族群眾最為喜愛的運動之一,主要考驗的是選手的力量與技巧。比賽要求選手在兩分鐘內將沙袋托舉上肩,并在規定區域行走2米,放在指定區域,不能出線。比賽中,每位選手有三次試舉機會,以最終成功的最大重量決定名次。本屆比賽裁判團隊對規則的把握更加精準,確保了賽事的公平公正。
65公斤級是本場比賽的第一個量級,檢錄現場,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我塔已經躍躍欲試脫去了上衣,因為小雨漸停、天氣陰冷,在場的裁判員都不停地叮囑他穿上衣物以免著涼。
比賽開始,我塔的表現引人注目。這位最后出場的選手首次試舉120公斤沙袋輕松完成,隨后選擇了135公斤的沙袋再次成功。最令人驚嘆的是,他第三次試舉選擇了145公斤的沙袋并成功提起,創造了本場比賽該級別的最佳成績。而三輪試舉間歇中,裁判團隊仍舊叮囑他穿好衣物,一定要安全完賽。而我塔對裁判員頻頻露出微笑,穿好衣物,做好保暖。
裁判團隊14名成員,其中年齡最大的70歲。比賽前一晚為了讓所有遠途趕來的選手都能稱重后參加比賽,大家克服高原環境造成的身體不適等到了當晚12時。在比賽現場時常可以看到裁判員們叮囑選手擦拭滑石粉,以免受傷,叮囑選手做好保暖,更是為了選手的利益一次次向賽事組委會請示。
當賽場的選手與觀眾向裁判團隊豎起大拇指時,擁有豐富執裁經驗的薛品邦表示,團隊的表現離不開多年來青海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辦會經驗的積累。
“與往屆青海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相比,本屆賽事在規范化方面有了顯著提升。”薛品邦在比賽間隙說,“從裁判選拔到規則執行,都更加標準化、專業化。運動員的整體素質也明顯提高,許多選手都經過系統訓練,技術水平有了長足進步。”
薛品邦作為連續參與多屆青海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老裁判,對賽事的發展變化感觸頗深。他指出,本屆運動會在賽事組織方面做了很大改進:“時間規劃更科學,項目安排更合理,運動員服務更周到。這些變化使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不僅成為展示民族體育文化的窗口,更是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
據了解,本屆運動會裁判團隊經過嚴格選拔和培訓,全部持證上崗。在舉沙袋比賽中,裁判組對重量確認、動作規范和成績判定等環節都嚴格執行標準,確保了比賽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賽事組織者表示,通過不斷完善比賽規則和提高裁判水平,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正在向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這不僅有利于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保護,也為促進全民健身和民族團結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本屆運動會的成功舉辦,青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正以其獨特魅力,為促進民族團結和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裁判團隊的專業執裁和賽事的規范化運行,無疑為民族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