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自2024年7月青海省西寧市被確定為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地區以來,西寧市民政部門探索建立“青情匯救”服務模式,統籌引領多方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幫扶,構建“動態監測、需求評估、資源匹配、精準服務、監管有力”的服務類社會救助運行機制。截至8月12日,聯動幫扶隊伍成員達300余人;完成生活照料、醫療健康、資源鏈接等服務1.1萬余人次。
據了解,西寧市組建“社會救助專職人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的聯動幫扶隊伍,以救助保障對象中“老、小、病、殘”特殊困難群體為核心對象,開展以核準信息、摸準需求、對準幫扶、精準服務為內容的“四準”探訪,精準識別救助對象,全面摸排服務需求,實現服務對象全量建檔、實時更新,需求清單每月動態更新。在西寧市“物質+服務”原有特色經驗做法和摸清困難群眾的需求基礎上,根據救助對象的困難類型和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編制服務類社會救助清單,明確對象范圍、服務類別、服務標準、供給主體,以5個類別23項具體服務內容滿足救助對象精細化、個性化、精準化服務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機構和社工團隊,健全“需求采集-服務派單-質量回訪”閉環工作鏈條,采用“定制化+跟蹤式”服務模式,為保障對象提供適配服務,做到“一戶一策”覆蓋率100%。
西寧市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構建“黨組織+社會力量”服務矩陣,積極對接社會力量開展“微救助+”特色項目。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