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29日,沿黃流域省會城市科技合作聯席會暨西寧第六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期間,一場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圓桌對話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此次圓桌對話特邀青海、山東、山西、陜西、寧夏、內蒙古、河南等省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及領軍企業的7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共護母親河·協同促發展”為主題,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的重大機遇與發展路徑、區域功能定位與戰略實施等重點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與會專家立足國家戰略全局,聚焦加強區域協同協作、提升西北地區生態綜合治理能力、應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挑戰與實踐創新等關鍵問題,交流真知灼見,凝聚戰略共識。大家普遍認為,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須以系統思維謀劃全局,以創新舉措破解難題。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強化頂層設計,實行全域統籌、統一規劃、試點先行,穩步推進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資源集約利用、生態環境有效治理、生物多樣性系統保護的沿黃生態經濟帶。專家一致認為,要深刻把握“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戰略要求,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健全跨區域協同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格局,讓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針對下一步工作,專家從健全跨區域協同機制、強化生態保護科技支撐、推動綠色低碳產業布局、促進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等方面提出建議。
此次圓桌對話的成功舉辦,為沿黃流域各地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凝聚發展共識搭建了重要平臺,對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