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物業服務聯系千家萬戶,是基層治理的關鍵環節,也是群眾關注的焦點。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以來,西寧市房產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靶向整治“物業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突出問題,切實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事項,全市物業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全市12345等平臺共受理物業方面投訴7420件,同比下降11.56%,其中衛生保潔、服務態度、停車管理等領域的投訴降幅明顯。
為壓實物業管理責任,今年,由市房產局牽頭,將物業領域整治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屬地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日梳理、周分析、月通報”機制,對問題線索緊盯不放、一抓到底。截至目前,全市已征集并解決物業履約不到位問題線索280個,此外,通過發布“紅黑榜”、下達整改通知書、發送提醒函等方式開展了行業內的專項提升行動。
聚焦難題,特別是針對物業服務信息不透明、衛生環境差、電梯安全、消防隱患等突出問題,市房產局聯合城管、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深入住宅小區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其間,累計約談并整改物業企業40家,處理社區環境衛生、占道經營、非機動車亂停放等問題2279件;排查電梯使用風險54條,立案查處電梯違法違規案件5起、罰款7萬元;整治消防設施問題1873處,糾治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行為281起,清理占用消防通道問題1334處,切實筑牢社區安全防線。
為推動服務更加規范化,讓專項整治行動保持成效,相關部門重點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出臺了《西寧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開通應急維修通道;推行物業服務合同示范文本、業主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產生辦法、物業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從源頭上堵塞漏洞、規范服務行為。在海亮大都匯小區創新試點“4+N”五方聯席會議機制,建立“當下治”和“長久立”兩張問題清單,涵蓋環境整治、設施維護、停車優化等12項短期任務和6項長效舉措,制定整改措施44條,該小區業主滿意度從55分顯著提升至83分。“海亮經驗”正逐步推廣至全市28個小區,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提供有力支撐。“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鞏固深化既有成果,持續推動物業服務品質提升,努力讓人民群眾住得更加舒心、生活更加幸福。”市房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