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西寧市持續推動規范“校園餐”管理,在2025年9月提前一年實現除主城區以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熱食午餐”全覆蓋,同時聚焦“校園餐”深化專項整治突出問題,緊密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系統治理、長效監管為目標,全方位提升校園餐飲安全保障水平,讓“校園餐”里盛滿放心與暖心。
聚焦“熱食午餐”:托起學生“舌尖上的幸福”
自2012年以來,西寧市始終把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扎實推進,有效解決全市10.1萬名學子“午飯難”的問題。今年在推進“熱食午餐”全覆蓋工作中,西寧市堅持系統謀劃,壓實工作責任。省市領導和市教育局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大通縣、湟源縣、湟中區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實施情況和問題困難。明確專項資金使用、優化供餐方式、食堂建設等六大重點任務,聯合市場監管、財政、衛健等9部門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結合原營改計劃情況,自2025年9月起大通縣、湟源縣、湟中區23所學校,3.1萬學生受益“熱食午餐”。
圍繞提升供餐質量,市教育局推動學校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杜絕采購深加工食品和預包裝食品。為推動“熱食午餐”供應長效化、可持續化,市教育局指導學校制定“熱食午餐”應急保障預案,組建應急指揮小組,建立分級供餐調整機制,有效應對突發情況。同時,要求供餐學校嚴格落實國家及省級政策,開學前主動邀請市場監管、衛健、審計等部門開展試餐和“回頭看”工作,開學后定期開展評估交流,縮短校企配餐磨合期,保障“熱食午餐”平穩供應。據悉,2025年10月起,總投資7200萬元的12所食堂新建、改造項目將全面啟動,為2026年9月全面實現食堂“熱食午餐”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緊盯“校園餐”安全:多點發力構建全方位治理格局
“校園餐”與學生的健康成長緊密相連,一直是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熱點。今年以來,西寧市將“校園餐”安全保障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堅持高位推動,全方位壓實各方責任,全力構建“校園餐”安全治理的堅固防線。西寧市成立由教育部門牽頭,市場監管、衛健等多部門協同配合的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制定《西寧市持續深入開展“校園餐”有關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明確4大類14項具體任務。通過定期召開推進會、調度會和組織精細化管理現場觀摩,滾動式征集社會線索,及時優化措施。嚴格落實校長第一責任人制度,全面推行家長膳食監督委員會機制,深化“五陪餐”及食堂管理“四個一”制度,構建起政府統籌、紀委監督、部門聯動、學校落實的一體化治理格局。
為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市教育局創新實施食堂“雙管理員”制度,嚴把食堂人員入口關,全面落實從業人員“一人一檔”管理,推動各校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管理員。嚴把食材價格監督和驗收關,大宗食材供應價格明顯下降,部分學校菜價下浮20%,主食實現免費供應。選聘市場監管、衛生健康領域專家擔任“食品安全副校長”“營養健康副校長”,常態化進駐指導,助推“校園餐”從“吃得安全”邁向“吃得健康”。同時,為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西寧市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十條措施》等13項長效制度,針對性改善食堂食品安全、食材配送等薄弱環節。此外,聯合審計等部門開展“飛行檢查”,與紀檢監察機構建立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凝聚監督合力,推動“校園餐”治理實現常態長效。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