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風吹麥田千層浪,又是一年豐收季。日前,西寧市湟中區25.41萬畝小麥進入全面收割期,民眾搶抓晴好天氣加緊搶收,全力確保糧食豐收、顆粒歸倉。
在湟中區豐祥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麥田里,沉甸甸的麥穗壓彎麥稈,聯合收割機在金色麥浪中來回穿梭,將一隴隴成熟小麥盡收“囊”中。“今年種了100多畝小麥,一半已經收完,產量比去年高,一畝地能產七八百斤。現在機械化收割快,一臺收割機一天能收20畝左右。”合作社負責人樊天德說道。
為保障秋收順利推進,湟中區積極組織落實農業機械,對作業機械科學調度、統籌配置;同時安排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機收減損檢測,全力保障糧食應收盡收。湟中區農機推廣站副站長陳國順介紹:“秋收期間,我們組織技術人員到各鄉鎮田間地頭,開展農機安全宣傳、技術指導和機收減損檢測工作。全區小麥種植面積是25.41萬畝,目前小麥秋收已完成11.53萬畝,占全區種植面積的45%,投入收割機約750臺、運輸機械超2.6萬臺,預計9月底全面完成小麥秋收。”
近年來,湟中區把糧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圍繞農業提質增效與農民增收的核心目標推進糧食生產。從持續打造高標準農田,到推廣小麥標準化種植模式,再到推動全程機械化作業落地,一系列舉措環環相扣,讓小麥“豐收在望”的美好預期,切實轉化為“豐收到手”的實在成果,穩穩守住了當地“糧袋子”的充足供應,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糧食安全支撐。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