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9月17日,青海省以工代賑現場觀摩活動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舉辦。全省8個市(州)17個縣(區)發展改革部門及12個鄉鎮參加活動。
2025年以來,省發展改革委累計爭取國家安排我省中央以工代賑資金60146萬元,比2024年增加14564萬元,增幅達32%,支持8個市(州)26個縣(區)實施農業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0個,預計發放勞務報酬19098萬元,預計帶動全省6148名務工群眾就近就業、增收創收。通過此次活動,更加凝聚了省市縣三級推動以工代賑工作合力,有力破除了各地推動創新模式的思想壁壘,切實增強了基層鄉鎮實施好以工代賑村民自建的信心決心,為持續拓寬就業渠道、帶動更多農牧民就近就業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9月17日,全體代表赴同仁市扎毛鄉卡吉易地搬遷村以工代賑村民自建試點項目現場進行實地考察。該項目是我省積極探索以工代賑新模式、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生動實踐。省發展改革委緊扣國家最新政策要求,就新時代以工代賑政策核心要義、項目管理新要求及項目評審關鍵點進行了分享交流,為各地準確理解和執行政策提供了清晰指引。西寧市、海東市、同仁市立足本地實際,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在項目謀劃、組織實施、模式創新、資金監管、帶動就業增收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取得成效。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