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平安區‘平安結’矛調室民間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互助土族自治縣‘彩虹調解室’‘女子義警隊’運用民族習俗成功化解鄉鄰糾紛,促進民族團結,化隆回族自治縣依托‘云端法治課堂’,為數萬名在外從事拉面經濟的務工人員提供遠程法律服務和糾紛調處服務……”記者近日從海東市公安局了解到,海東公安堅持“剛性執法”與“柔性治理”相結合,著力打造一系列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矛盾糾紛化解品牌,“新型警務”正以法治溫度暖化民生堅冰,跑出平安加速度。
近年來,海東公安堅持打防并舉,破獲涉“兩卡”類電詐案件16起,成立“平安楓警宣講隊”,深入田間地頭、校園社區以案說法,電詐發案率連續兩年大幅下降。針對家庭暴力這一民生痛點,2024年制定出臺家庭暴力警情處置工作規范,將經濟控制、凍餓、網絡侵害等新型行為納入界定范圍,家暴警情告誡書出具率達100%。
此外,海東公安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建成“云針”大數據建模戰隊和“云箭”無人機戰隊,構建全域可視的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同時搭建協同警務平臺,推動案件電子卷宗流轉率顯著提升,跨區域案件取證從過去“候鳥式”奔波轉變為“指尖輕點、幾分鐘完成”,辦案效率大幅提升。自2023年起,創新推行多所連片大防區“兩隊一室”警務機制,科學劃定27個防區,整合警力資源,做精綜合指揮室、做專案件辦理隊、做實社區警務隊,實現警力無增長改善和警務效能系統性提升,“汗水警務”向現代“智慧警務”轉型升級,為河湟谷地萬家燈火織就了更加密實的平安經緯。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