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八月的青海,綠草如茵,萬物崢嶸。在西寧市新寧廣場,以“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建設生態文明高地”為主題的“8·15全國生態日”青海活動啟動儀式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以下簡稱《建設條例》)是我國首部以‘生態優先’為核心原則的地方性法規,是青海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地方制度創新之舉,為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提供了法律支撐,標志著青海省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中邁出了堅實一步。”活動現場,省人大環資委工作人員對《建設條例》進行了細致解讀。
今年八月,是《建設條例》正式施行后的首個“全省生態文明宣傳月”,對《建設條例》進行解讀,將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以法治之力護航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面對“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時代命題,我省不斷夯實“生態綠色”本底,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雙向奔赴,持續拓寬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
活動當日,青海省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與數字化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通過全省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統一標準核算和數字化服務,實現全面、及時、準確掌握青海各區域的生態資源狀況,為發揮我省生態資源優勢,全面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奠定有利基礎。
夕陽下的青海湖令人陶醉,煦風水上魚鳥自樂。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讓游客們久久舍不得離開。在青海湖攝影作品展區,鏡頭定格的每一幀畫面,都是弘揚生態文化最好的注腳。
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生態文明高地、節能降碳、“以舊換新”政策、普法及有獎知識問答等宣傳展區,圖文并茂地展示了我省推進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文明高地等方面的成效,進一步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構建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聚力建設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還設有青少年生態環保作品義賣展區,560余件由我省中小學生繪制的作品被展出義賣。“我們組織這個活動,是想帶動全省青少年關注生態保護,保護中華水土,用實際行動參與到青海的生態保護事業當中。”青海省小記者活動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李正發表示,義賣活動所得的善款將捐贈給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用于青海省的生態保護事業。
西寧市玉井巷小學四年級學生張芊羽積極參與了此次義賣活動,她的作品主題是“人與自然”。“希望能通過我的作品,讓更多人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張芊羽說。
活動當日,還對青海省“青少年生態宣講隊”進行授旗,在全省各市州組建了8支“青少年生態宣講隊”。這8支“青少年生態宣講隊”將分批次走向全省各地,進行全省青少年的生態宣講活動,把生態環保理念植入人心,帶動全省青少年參與到生態環境事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