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9日,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能科鄉德乾村廣場上格外熱鬧,2025年村集體文化旅游收益分紅儀式在這里舉行。村民齊聚一堂,共享鄉村文旅產業結出的“甜蜜果實”。
“今年,咱們村集體經濟項目‘牧云星宿’民宿入住率持續走高,暑期更是一房難求,加上藏式餐飲、民俗體驗這些配套項目的火爆,收入再創新高……”在眾人的翹首企盼中,駐村第一書記張麗萍面帶喜悅走上主席臺,開始逐一點名、宣讀分紅金額。
念到名字的村民應聲上前,登記,拿到分紅的村民難掩激動,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還是村里有辦法!原來,祖祖輩輩放牧為生,現在游客來了,不僅每年有分紅拿,而且咱們的牛肉干、糌粑、酥油、酸奶成了搶手貨,日子眼看著寬裕起來了!”村民斗格的話語里滿是鄉村發展帶來的踏實幸福感。
村民熱拉樂呵呵地說:“孩子今年考上了青海民族大學,這錢就給孩子買點學習、生活用品!”
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盤算起分紅的打算,現場熱鬧極了。
張麗萍笑著揚了揚手中的分紅清單,清亮的聲音傳遍廣場:“這次分紅金額共計20萬元,194戶家家有份,每戶1030元!剩下的180元存進集體賬戶,接著為大伙攢家底!”
的確,分紅的數額或許不算大,但落在每個人心頭的,是日子有奔頭的篤定,是鄉土有活力的溫暖。

這份溫暖的背后,是德乾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實踐,也是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動鄉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生動縮影。
2020年,尖扎縣人民政府、中國華能集團、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攜手投資約2000萬元,助力德乾村打造“百美村莊”鄉村旅游幫扶經濟示范項目,為村集體經濟持續造血、村民穩定增收筑牢了根基。
“我們將項目交由尖扎佳榮鄉村旅游開發專業合作社運營,今年保底分紅20萬元。”張麗萍介紹。
跟隨運營負責人周加本,我們走進“百美村莊”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牧云星宿”民宿。
“我們深挖本地文化與自然資源,將底蘊深厚的傳統藏族文化與靈秀壯美的自然風光,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根基。你看,民宿以傳統夯土建筑為底,融入藏式建筑美學精髓,由鄉村民居藝術化改造而成。試想在高原推窗而立,與云端相接,抬眼便是璀璨星空,這正是‘牧云星宿’的得名由來。”周加本娓娓道來。
在他看來,當下都市人步履匆匆,愈發渴望尋一處秘境回歸自然。這份自然與人文交織的靜謐體驗,正是“牧云星宿”主打的核心吸引力。
每逢暑假旅游旺季,民宿便針對性推出景觀大床房、景觀露臺親子房、一室庭院套房等7種房型,以滿足不同游客的入住需求。作為集住宿、餐飲、休閑、商務于一體的綜合旅居空間,這里不僅通過拓寬通行道路、優化水電供應、提升網絡覆蓋質量等舉措在基礎設施完善上持續發力,更貼心提供藏裝租賃、射箭體驗等特色活動,讓游客在舒適便捷中深度沉浸于當地風情。
“前不久我們舉辦‘慢陶美育非遺傳承公益研學青海行’活動,接待了來自上海、蘇州的22人游學團隊。客人們在這里體驗了五谷畫、射箭、制箭、唐卡繪制、泥塑制作以及藏式家宴等特色項目。這類活動不僅為民宿增加了營收,也讓村民拿到更多分紅。”周加本說,今后將多方面拓寬經營渠道,讓更多人來這里感受獨特的風情。
從昔日單一放牧到如今文旅興村,從集體資產“沉睡”到收益分紅“活水”流淌,德乾村的變遷,生動詮釋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這一深刻內涵,也為青海鄉村振興注入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溫度與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