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2025年繼凌小蟄之后,又一只雪豹幼崽獲得成功救護!
今年6月4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西寧植物園/西寧野生動物園)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成功救護一只雄性雪豹幼崽。按照救護中心的命名習慣,這只幼崽被取名為“凌小芒”。
接力救護 跨越多地的生命救援
今年6月2日晚,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一位牧民意外發現了一只被大雪掩蓋的雪豹幼崽。出于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這位牧民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久治縣自然資源與林業草原局和久治縣森林警察大隊。兩部門迅速響應,于20時52分趕到現場,對雪豹幼崽實施收容救護。當時,這只幼崽處于昏迷狀態,身體極度虛弱,對人應激性不強,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疑似因長時間未進食,體能嚴重透支,生命垂危。
6月3日,當地救護人員針對雪豹幼崽嚴重脫水和營養不良的狀況進行了營養供給。鑒于救護難度較大,他們聯系了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在準備好必要的救護設備、器械和藥品后,6月4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救護人員抵達現場,連夜對這只雪豹幼崽進行現場救治。
由于當地救護條件有限,為更好地進行檢查和治療,6月5日,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將這只雪豹幼崽帶回西寧,并隨即展開全面檢查,采血化驗、傳染病檢測等一系列檢查工作有序進行。巧合的是,當日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這只小雪豹因此被命名為“凌小芒”。
檢查診斷 揭示幼崽的健康狀況
檢查結果顯示,凌小芒為雄性,體長74厘米,尾長65厘米,體重僅11千克,遠低于正常雪豹幼崽的水平。青海雪豹通常在5月份前后出生,一歲時體重應達到22.5千克左右,而凌小芒的體重不足正常水平的一半。同時,它的乳齒更換尚未完成,推測其可能出生較晚,大約是一只9月齡的個體。
此外,凌小芒的面頰鼻部有2厘米的外傷,且已感染化膿。由于長期饑餓,它無法站立走動,存在營養不良、體質消瘦、中度脫水以及重度炎癥等問題。
治療護理 精心呵護促恢復
檢查結束后,救護中心為凌小芒制定了以保溫、營養支持、糾正脫水與電解質紊亂、抗菌消炎為主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開展局部外傷處理。日常喂養中,工作人員為其提供新鮮肉類以及少量動物內臟,為促進消化吸收,還在喂食的肉塊中添加了益生菌和貓處方罐頭。
經過5天的悉心照料,凌小芒的炎癥指標有所降低,狀態明顯好轉,逐步恢復了自主進食和行走能力。6月10日,救護中心為其進行了體內外驅蟲。7月3日,它接種了第一針貓三聯疫苗,7月24日,接種了第二針疫苗。
隔離康復 逐步適應新環境
6月10日,凌小芒被轉移至救護中心的隔離康復場。該場地配備了必要的保暖設施和舒適的休息區域,為其提供了一個安靜安全且有利于康復的空間。
7月6日,凌小芒的體重達到12.65千克(25.3斤);7月24日,體重增至15.8千克(31.6斤)。隨著身體的恢復,它的日;顒恿恐饾u增加,在搭建的跳臺上展現出跳躍與攀爬墻面等活動行為。7月5日,工作人員飼喂活體鴿子時,它已能夠自行捕捉并采食。
后續計劃 助力幼崽健康成長
8月初,凌小芒對隔離康復場表現出越來越強的破壞性。8月12日上午,救護中心將其轉移至雪豹館,此時其體重已增長至17.2千克(34.4斤),與救護之初相比,體重增加了56.36%,但仍較同年齡幼崽發育遲緩。
今后,凌小芒將與此前救護的雪豹幼崽凌小蟄輪流使用雪豹館活動場。工作人員將利用活動場240平方米的空間和復雜的環境,幫助其恢復運動能力,促進其發育,爭取讓它達到正常體型。
另據了解,在發現凌小芒的次日,即6月3日晚間,當地牧民在大約10公里外發現一只垂死的成年雌性雪豹。久治縣自然資源與林業草原局會同縣公安局森警大隊連夜冒雪進行救護,但由于其病情危重,于當夜搶救無效死亡。后經證實,這只成年雌性雪豹正是凌小芒的母親。此后,當地組織人員在附近進行巡視,未發現其他雪豹幼崽。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