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四屆九次全會聚焦作風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立足青海戰略定位和獨特資源稟賦,為全省奮進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青海黨員干部應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實質,以“嚴實”為履職底色、以“擔當”為奮斗筋骨、以“為民”為不變初心,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的新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精彩篇章。
鍛造嚴實品格。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全會將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而“嚴實”正是作風建設的核心要義。黨員干部須對標對表“五個進一步到位”重要要求,在理論武裝上持續用力,將“嚴”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決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徹底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摒棄“特殊論”和“補償心理”;破立并舉,革除積弊、樹立新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優良作風;標本兼治,從深層次破解作風問題,健全制度機制,加強監督約束,鏟除作風頑疾,為青海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政治和紀律保障。
踐行使命擔當。青海作為“中華水塔”,生態地位舉足輕重、攸關全局。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青海始終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為導向,將生態安全視為不可逾越的紅線和發展的根本前提,以加快產業“四地”融合發展和綠色算電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全省黨員干部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持續探索“生態+”新模式,用“嚴實細”的擔當意識和久久為功的政治韌勁,推動生態保護與產業“四地”建設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青海最鮮明的發展底色和人民福祉。
厚植“為民”情懷。全會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民生改善作為檢驗作風建設成效的“試金石”。面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廣大干部必須厚植“俯下身去,聽得到百姓愁苦”的公仆情懷,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推動共同富裕中展現更大作為。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實施民生實事工程,不斷提升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公共服務質效,織密社會保障網。尤其要強化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看得見的變化”“摸得著的實惠”回應民生期盼,讓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不斷夯實黨在青海執政的群眾根基。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