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高原冷涼蔬菜鮮聲奪人
——互助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巡禮(一)
作者:吳予琴
發布時間:2025-07-17 07:20:30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717063727游客體驗采摘蔬菜。朱安香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羽衣甘藍舒展著紫羅蘭色的葉片,高山豆苗在晨露中閃著翡翠般的光澤,火焰參的根莖在栽培架上蜿蜒生長……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這片高原沃土上,一場“冷涼革命”正悄然上演。

  依托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及高原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互助縣精準發力,以互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引擎,大力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產業。通過擴規模、育新品、提質量、創品牌,互助蔬菜產業實現了規模、品質、銷量與口碑的全面躍升。

QQ圖片20250717063734農技專家指導農戶查看葉片長勢。朱安香 攝

  產業菜:冷涼沃土繪就產業版圖

  互助縣是青海的農業大縣,也是青海重要的蔬菜供應基地,平均海拔2600米以上的冷涼氣候賦予了蔬菜最佳的生長期。每年5月至10月,當南方蔬菜生產進入空窗期,互助縣的冷涼蔬菜正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缺,成為南方乃至更廣闊市場的蔬菜供應來源。得益于海拔高、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自然優勢,互助縣生產的高原特色冷涼蔬菜具有無污染、病蟲害少、品質優良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

  “互助縣發展冷涼蔬菜產業是有基礎優勢的。自1995年第一輪‘菜籃子工程’實施以來,近30年時間里,互助蔬菜產業由起初的零星種植,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種植,生產也由自給型向外向型發展,品種由十幾種增加到現在的上百種,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管理、銷售經驗。如今,隨著互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及互助縣綠色產業園的建設穩步推進,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互助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走進互助縣綠色產業園園屬企業青海鑫康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車間,新鮮蔬菜經過去皮、清洗、烘干等流水線作業,變身為脫水蔬菜、凈菜等高附加值產品。企業負責人介紹,乘著產業發展的東風,企業已在南門峽鎮、東溝鄉等多個鄉鎮建立了百畝有機蔬菜基地,形成“種植—采收—加工”的多元化發展路徑,聯農帶農效益顯著。而互助縣蔬菜產業規模化蛻變的數據更令人振奮。目前,互助縣2家龍頭企業、75家合作社、152戶種植大戶共同構建起“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緊密紐帶,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已然成型。

QQ圖片20250717063741游客體驗采摘收獲滿滿。朱安香 攝

  優質菜:科技引領品質革命

  清晨,陽光灑在互助縣南門峽露地冷涼蔬菜種植基地,黑色滴灌管道如脈絡般在田壟間延伸,滋潤著錯季生長的冷涼蔬菜。菜畦旁,農技人員蹲在地頭,手把手向菜農陳貴軍傳授病蟲害防治要點。

  “以前遇到問題干著急,現在專家時不時上門指導,我心里踏實多了。”陳貴軍說。這樣的場景在互助已成常態。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國家級示范園區為引領,互助縣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引進外部技術力量,組建蔬菜產業專家團,建立技術骨干包片、技術人員聯點制度,采取手把手現場講解、入戶面授交流、集中培訓等方式,扎實開展蔬菜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推廣工作,為高原蔬菜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在產業園的育苗大棚里,另一輪科技革新同步展開。大棚里,農技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查看引進的菠菜芽、芝麻葉等蔬菜新品種的生長情況。今年,互助縣引進菠菜芽、芝麻葉、無筋四季豆、薄荷、五彩南瓜、秋葵、紅山菜苔、冰淇淋蘿卜、紫玉胡蘿卜、韭蔥10個新品種,積極推進工廠化育苗工作,計劃育苗2250萬株以上。

  同時,互助縣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技術,降解地膜、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機械化移栽設備廣泛應用,科學輪作模式讓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通過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的推廣,互助縣建成40萬畝示范田,高效低毒農藥普及率達100%,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1%,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這些科技賦能的舉措,讓互助冷涼蔬菜真正成為綠色有機的代名詞。

QQ圖片20250717063748農戶在田間打理羽衣甘藍。朱安香 攝

  富民菜:產業精度拓寬增收之路

  晨曦微露,互助縣臺子鄉冷涼蔬菜種植基地內,村民解成蘭頭戴草帽,蹲在苦菊種植田里。她的手指穿梭在嫩綠的枝葉間,仔細挑選著葉片飽滿、色澤鮮亮的苦菊。只見她輕輕一掐,帶著晨露的苦菊便落入掌心。

  “守著家門口的蔬菜基地,每月有穩定收入,接送孩子、照顧老人都不耽誤。”解成蘭說,她是互助縣蔬菜產業富民的例子之一。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介紹,目前互助縣已有2家蔬菜產銷龍頭企業、75家蔬菜種植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152戶蔬菜種植大戶,培育了300余名蔬菜經紀人,帶動互助縣2.3萬人投身蔬菜生產,人均年收入達2萬余元,累計吸納50多萬人次務工,發放務工收入超5000萬元,冷涼蔬菜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就業增收的“穩定器”。

  在培育經營主體的基礎上,互助縣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元化經營模式,著力推動蔬菜經營主體從“散兵游勇”向“集團軍”轉變。通過引導菜農告別單打獨斗的傳統模式,走向抱團發展的新路徑。

  在創新經營模式的同時,互助縣依托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行統一育苗、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和分戶種植的“五統一分”管理模式,不僅讓特色蔬菜種植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更讓農戶參與產業發展的收益更加穩定,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一幅“產業興、農民富”的美好畫卷正在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

QQ圖片20250717063755冷涼蔬菜長勢喜人。朱安香 攝

  暢銷菜:高原鮮蔬擁有廣闊市場

  7月3日清晨,互助縣綠鮮佳蔬菜種植營銷專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合作社負責人胡平基拿著手機,將鏡頭對準正在采摘蔬菜的工人。

  畫面里,一棵棵鮮嫩的生菜在陽光下舒展葉片。胡平基隨即將這段視頻分享到朋友圈,并配文:“從2600米的高原冷涼地帶,一路跨越2000公里的距離,新鮮蔬菜直達粵港澳大灣區,這些土鄉生產的綠色蔬菜,每一口都是自然的饋贈!”這條動態很快收獲無數點贊,評論區滿是對“高原夏菜”的期待。

  入夏以來,合作社的保鮮與加工車間里,工人們忙碌著將色澤鮮亮、大小均勻的生菜裝進統一包裝箱。隨后,一箱箱滿載高原鮮蔬的冷鏈車準時出發,跨越山河奔赴粵港澳大灣區的餐桌。

  這份跨越千里的鮮度,源自互助縣對市場的精準布局。自2019年起,互助便錨定粵港澳市場,建設“供港”蔬菜基地。2020年11月,青海凱峰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備案青海首家“供港澳”資質,3200畝的備案基地里,葉菜、瓜果、根塊莖等品類蔬菜蓬勃生長。

  此后,互助縣的“供港澳”版圖不斷擴張。2023年8月,首輛滿載羅馬生菜的冷鏈車成功抵達大灣區,實現了青海冷涼蔬菜出口“零的突破”。截至目前,互助縣已累計備案建立1.54萬畝“供港澳”蔬菜生產基地,2024年更是在南門峽、臺子鄉等多個鄉鎮發力,將總面積拓展至2萬畝。生菜、苦菊、火焰參等熱銷品種在高原沃土上茁壯成長,全年產出各類“供港澳”蔬菜4萬噸,創造產值超1億元。

  從海拔2600米的種植基地到2000公里外的繁華商超,互助縣以全產業鏈思維為筆,深耕育苗育種、精細種植、冷鏈運輸的每一個環節,精心勾勒出高原冷涼蔬菜產業的發展脈絡。如今,帶著高原晨露的冷涼蔬菜“鮮”行天下,不僅為千萬家庭送去綠色與健康,更讓互助縣成為全國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樣本。

  (來源:西海都市報)

推薦閱讀
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
青海湟源:丹噶爾古城三人籃球賽落幕
24H熱點
高原冷涼蔬菜鮮聲奪人——互助縣國家現代農業...
【一線傳真】九三聚力育桃李 湟源吟誦潤童心
從“雙向奔赴”到“互利共贏”——西寧以人才周系...
針尖繡出家鄉美
【援青禮贊】山海情深十五載 魯青共筑高原夢
“2025和美鄉村公益行”活動啟動
青海省門源縣:首列生態研學“銀發”專列抵達
新修訂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防御雷電災害條例》頒布
青海青少年延安紅色研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營
強降雨引發泥石流 400余輛車輛及游客受阻 互助縣廣...
熱點圖片
跨越海拔3000米的仁心接力——援青故事(12)
跨越海拔3000米的仁...
青海湖畔的追夢牧歌
青海湖畔的追夢牧歌
湟中四年:見聞于心,山河入懷——記南京市東西部協作掛職干部、湟中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徐寧
湟中四年:見聞于心...
“有矛盾,找達保準沒錯!”——記海南州興海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調解員達保
“有矛盾,找達保準...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海——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綜述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關注西寧“避暑房業態”系列報道之一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小山村里扎了根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
汽笛響,青春行!——青海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見聞
汽笛響,青春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高原冷涼蔬菜鮮聲奪人
——互助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巡禮(一)

西海都市報
2025-07-17 07: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高原冷涼蔬菜鮮聲奪人
——互助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巡禮(一)

西海都市報
2025-07-17 07: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高原冷涼蔬菜鮮聲奪人
——互助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巡禮(一)

  • 2025-07-17 07:20:3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QQ圖片20250717063727游客體驗采摘蔬菜。朱安香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羽衣甘藍舒展著紫羅蘭色的葉片,高山豆苗在晨露中閃著翡翠般的光澤,火焰參的根莖在栽培架上蜿蜒生長……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這片高原沃土上,一場“冷涼革命”正悄然上演。

  依托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及高原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互助縣精準發力,以互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引擎,大力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產業。通過擴規模、育新品、提質量、創品牌,互助蔬菜產業實現了規模、品質、銷量與口碑的全面躍升。

QQ圖片20250717063734農技專家指導農戶查看葉片長勢。朱安香 攝

  產業菜:冷涼沃土繪就產業版圖

  互助縣是青海的農業大縣,也是青海重要的蔬菜供應基地,平均海拔2600米以上的冷涼氣候賦予了蔬菜最佳的生長期。每年5月至10月,當南方蔬菜生產進入空窗期,互助縣的冷涼蔬菜正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缺,成為南方乃至更廣闊市場的蔬菜供應來源。得益于海拔高、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自然優勢,互助縣生產的高原特色冷涼蔬菜具有無污染、病蟲害少、品質優良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

  “互助縣發展冷涼蔬菜產業是有基礎優勢的。自1995年第一輪‘菜籃子工程’實施以來,近30年時間里,互助蔬菜產業由起初的零星種植,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種植,生產也由自給型向外向型發展,品種由十幾種增加到現在的上百種,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管理、銷售經驗。如今,隨著互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及互助縣綠色產業園的建設穩步推進,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互助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走進互助縣綠色產業園園屬企業青海鑫康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車間,新鮮蔬菜經過去皮、清洗、烘干等流水線作業,變身為脫水蔬菜、凈菜等高附加值產品。企業負責人介紹,乘著產業發展的東風,企業已在南門峽鎮、東溝鄉等多個鄉鎮建立了百畝有機蔬菜基地,形成“種植—采收—加工”的多元化發展路徑,聯農帶農效益顯著。而互助縣蔬菜產業規模化蛻變的數據更令人振奮。目前,互助縣2家龍頭企業、75家合作社、152戶種植大戶共同構建起“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緊密紐帶,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已然成型。

QQ圖片20250717063741游客體驗采摘收獲滿滿。朱安香 攝

  優質菜:科技引領品質革命

  清晨,陽光灑在互助縣南門峽露地冷涼蔬菜種植基地,黑色滴灌管道如脈絡般在田壟間延伸,滋潤著錯季生長的冷涼蔬菜。菜畦旁,農技人員蹲在地頭,手把手向菜農陳貴軍傳授病蟲害防治要點。

  “以前遇到問題干著急,現在專家時不時上門指導,我心里踏實多了。”陳貴軍說。這樣的場景在互助已成常態。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國家級示范園區為引領,互助縣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引進外部技術力量,組建蔬菜產業專家團,建立技術骨干包片、技術人員聯點制度,采取手把手現場講解、入戶面授交流、集中培訓等方式,扎實開展蔬菜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推廣工作,為高原蔬菜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在產業園的育苗大棚里,另一輪科技革新同步展開。大棚里,農技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查看引進的菠菜芽、芝麻葉等蔬菜新品種的生長情況。今年,互助縣引進菠菜芽、芝麻葉、無筋四季豆、薄荷、五彩南瓜、秋葵、紅山菜苔、冰淇淋蘿卜、紫玉胡蘿卜、韭蔥10個新品種,積極推進工廠化育苗工作,計劃育苗2250萬株以上。

  同時,互助縣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技術,降解地膜、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機械化移栽設備廣泛應用,科學輪作模式讓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通過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的推廣,互助縣建成40萬畝示范田,高效低毒農藥普及率達100%,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1%,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這些科技賦能的舉措,讓互助冷涼蔬菜真正成為綠色有機的代名詞。

QQ圖片20250717063748農戶在田間打理羽衣甘藍。朱安香 攝

  富民菜:產業精度拓寬增收之路

  晨曦微露,互助縣臺子鄉冷涼蔬菜種植基地內,村民解成蘭頭戴草帽,蹲在苦菊種植田里。她的手指穿梭在嫩綠的枝葉間,仔細挑選著葉片飽滿、色澤鮮亮的苦菊。只見她輕輕一掐,帶著晨露的苦菊便落入掌心。

  “守著家門口的蔬菜基地,每月有穩定收入,接送孩子、照顧老人都不耽誤。”解成蘭說,她是互助縣蔬菜產業富民的例子之一。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介紹,目前互助縣已有2家蔬菜產銷龍頭企業、75家蔬菜種植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152戶蔬菜種植大戶,培育了300余名蔬菜經紀人,帶動互助縣2.3萬人投身蔬菜生產,人均年收入達2萬余元,累計吸納50多萬人次務工,發放務工收入超5000萬元,冷涼蔬菜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就業增收的“穩定器”。

  在培育經營主體的基礎上,互助縣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元化經營模式,著力推動蔬菜經營主體從“散兵游勇”向“集團軍”轉變。通過引導菜農告別單打獨斗的傳統模式,走向抱團發展的新路徑。

  在創新經營模式的同時,互助縣依托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行統一育苗、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和分戶種植的“五統一分”管理模式,不僅讓特色蔬菜種植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更讓農戶參與產業發展的收益更加穩定,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一幅“產業興、農民富”的美好畫卷正在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

QQ圖片20250717063755冷涼蔬菜長勢喜人。朱安香 攝

  暢銷菜:高原鮮蔬擁有廣闊市場

  7月3日清晨,互助縣綠鮮佳蔬菜種植營銷專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合作社負責人胡平基拿著手機,將鏡頭對準正在采摘蔬菜的工人。

  畫面里,一棵棵鮮嫩的生菜在陽光下舒展葉片。胡平基隨即將這段視頻分享到朋友圈,并配文:“從2600米的高原冷涼地帶,一路跨越2000公里的距離,新鮮蔬菜直達粵港澳大灣區,這些土鄉生產的綠色蔬菜,每一口都是自然的饋贈!”這條動態很快收獲無數點贊,評論區滿是對“高原夏菜”的期待。

  入夏以來,合作社的保鮮與加工車間里,工人們忙碌著將色澤鮮亮、大小均勻的生菜裝進統一包裝箱。隨后,一箱箱滿載高原鮮蔬的冷鏈車準時出發,跨越山河奔赴粵港澳大灣區的餐桌。

  這份跨越千里的鮮度,源自互助縣對市場的精準布局。自2019年起,互助便錨定粵港澳市場,建設“供港”蔬菜基地。2020年11月,青海凱峰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備案青海首家“供港澳”資質,3200畝的備案基地里,葉菜、瓜果、根塊莖等品類蔬菜蓬勃生長。

  此后,互助縣的“供港澳”版圖不斷擴張。2023年8月,首輛滿載羅馬生菜的冷鏈車成功抵達大灣區,實現了青海冷涼蔬菜出口“零的突破”。截至目前,互助縣已累計備案建立1.54萬畝“供港澳”蔬菜生產基地,2024年更是在南門峽、臺子鄉等多個鄉鎮發力,將總面積拓展至2萬畝。生菜、苦菊、火焰參等熱銷品種在高原沃土上茁壯成長,全年產出各類“供港澳”蔬菜4萬噸,創造產值超1億元。

  從海拔2600米的種植基地到2000公里外的繁華商超,互助縣以全產業鏈思維為筆,深耕育苗育種、精細種植、冷鏈運輸的每一個環節,精心勾勒出高原冷涼蔬菜產業的發展脈絡。如今,帶著高原晨露的冷涼蔬菜“鮮”行天下,不僅為千萬家庭送去綠色與健康,更讓互助縣成為全國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樣本。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吳予琴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天堂资源8中文最新版|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