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錢袋子”鼓起來、生活水平高起來,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更觸手可及!上半年,西寧市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農村居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據國家統計局西寧調查隊數據顯示,上半年西寧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3元,同比增加526元,增長6.3%,增速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高于城鎮居民收入2.0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上半年,西寧市農村居民四項收入呈現全面增長態勢。
從收入來源看,據國家統計局西寧調查隊數據顯示,上半年,西寧市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193元,比上年增加348元,增長6.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70.0%,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66.2%,工資性收入增長持續發揮核心驅動作用。人均轉移凈收入為1389元,增長4.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5.7%,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10.8%,轉移凈收入成為第二大增收支撐。人均經營凈收入1144元,比上年增加100元,增長9.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2.9%,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19.0%,經營凈收入保持穩步增長。人均財產凈收入為127元,增長19.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4%,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4.0%,財產凈收入增速亮眼。
多種因素促進農村居民收入增加
哪些因素推動上半年西寧農村居民四項收入穩步增長?國家統計局西寧調查隊調查顯示,今年以來,西寧市聚焦年度農民增收目標任務,不斷強化就業促進機制,隨著“東西部勞務協作招聘會”“e就業直播帶崗”等就業服務的持續深化,“夏都月嫂”“江源巧姑”等特色勞務品牌逐步出圈,輻射帶動就業人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9.39萬人次,各類失業人員再就業1.28萬人,釋放就業補貼、社保降費等政策紅利,支出就業補助資金2.22億元。各項惠民政策效果顯著,2025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標準每檔同比提高20元。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通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草原生態獎補等有效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同時,畜牧業獎補政策發力,牛羊肉價格回暖帶動養殖戶補欄出欄積極性增加,冷涼蔬菜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基本穩定。旅游業的強勁復蘇推動第三產業延續向好態勢,以露營基地、民宿、便利超市、農家樂、帳篷賓館等住宿餐飲及批發零售業態效益提升,有效拉動周邊農村居民經營收入。此外,還有通過鄉村旅游資產盤活、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等方式有效推動財產凈收入增長。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