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大暑時節,青海高原烈日灼灼,川青鐵路青海段建設現場熱度更勝。鋼構車間火花飛濺,橋梁架設穩步推進,隧道施工有序掘進……記者沿蜿蜒山路探訪,所見景象將一路期待化為深深震撼——這條穿越高原的鋼鐵動脈,正以蓬勃姿態向未來延伸。
據川青鐵路海東指揮部負責人介紹,青海段新建正線全長143.064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橋隧比高達93.26%,包含16座隧道、35座橋梁及3座車站,堪稱“高原地質博物館”上的工程奇跡。其中,甘青隧道進口地質條件之復雜國內外罕見:Ⅵ級圍巖受多期構造作用呈碎裂散體狀,富水地層常現線狀——股狀出水,支護變形速率快,溜塌、突涌風險極高,國內外罕見。
黃河之上,尖扎黃河特大橋如巨弓橫跨,作為世界最大跨度雙線鐵路連續鋼桁拱橋,其50個主橋節間已完成44個,總體進度近90%,預計2025年8月底合龍,屆時將成為高原上的新地標。全線最長的白沈家溝特大橋(6180.92米)同樣進展顯著,樁基、承臺基本完工,180個墩身完成率超75%;10-13墩梁體施工中,中鐵三局自主研制的XG-100型智能造橋機大顯身手,融合多項先進技術,實現安全與效率雙提升。
在10標中交一航局自動化鋼構廠,機械臂精準切割鋼材,小導管、鋼筋網生產線有序運轉,金屬碰撞聲與火花交織成工業交響。信息化室的監控平臺上,設備狀態與施工數據實時更新,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在此完美融合,為工程質量筑牢根基。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蘭(西)廣通道的關鍵段落,川青鐵路承載著沿線各族群眾的期盼。從攻堅克難的隧道施工到科技賦能的橋梁建設,每處工地都跳動著奮進的脈搏。這條鋼鐵巨龍的崛起,終將讓高原天塹變通途,為青海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