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江河源頭綠意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謝夢茹
發布時間:2025-08-15 07:36:57
編輯:何繼紅
瀾滄江吉曲十八彎。切嘎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森林覆蓋率從7.2%躍升到79%,這一數據的變化濃縮了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30余年的播綠史。

  站在西寧北山觀景臺遠眺,青海云杉與油松染綠山谷,山杏與沙棘交織成畫,清風拂過,掀起層層綠浪。難以想象,這片如今被譽為“城市綠肺”的山林,三十多年前還是“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的荒山。

  于1989年啟動的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不僅是一場持續至今的“綠色接力”,更是青海綠化人創造出的“綠色奇跡”。作為青海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它不僅丈量著南北山的綠化軌跡,更折射出青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堅定步伐。

  作為南北山綠化的見證者,青海省南北山綠化服務中心生態管護員李常春笑著說:“以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栽活一棵樹,現在樹都成了林,山上的鳥兒、野生動物也變多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現在是種一棵就活一棵啊!”

  以南北山為原點,青海的綠色實踐不斷拓展,構建起全省生態保護治理體系。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沙珠玉鄉,“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科技治沙”治理模式書寫了治沙奇跡:沙珠玉地區共營造防風固沙林1.49萬畝,設置沙障4.8萬畝,建成1.05萬畝(1畝≈0.0667公頃)的治沙樣板示范區,沙漠化土地面積占比從90%降到12.3%,“沙進人退”徹底逆轉為“綠進沙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海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為綠色發展打下堅實底氣。

  2008年,青海在全國率先提出“生態立省”戰略,明確“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水青山”,決不能靠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規相繼出臺,為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撐。

  重大工程成為綠色版圖擴張的有力引擎。2017年啟動的“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以“史上最大規模”造林力度,推動全省每年完成營造林超10萬公頃,成為青海生態建設的“加速鍵”。此后,持續開展的國土綠化鞏固提升三年行動、科學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更是讓青海進一步實現從增綠到增效、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以“三北”工程攻堅戰為支撐,青海的生態安全屏障持續筑牢。2024年全省新增國土綠化面積624.28萬畝、防沙治沙149萬畝、草地修復治理470萬畝,林草綜合植被蓋度達60%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縮減”。阿尼瑪卿山脈、共和盆地等“雙重”專項年度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扎實推進,西寧市、果洛藏族自治州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落地見效。通過推行鄉土草種樹種、圖斑精細化管理,青海讓每一片“新綠”都能茁壯成長,讓生態建設更多更加穩固。

  “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青海始終牢記囑托,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每年向中下游輸送超過600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青山與綠水相映,生態向好的和諧畫卷徐徐展開。如今,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3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100%,清澈的江河滋養著萬物,更維系著全國的水生態安全。

  如今的三江源江河奔流,青海湖碧波蕩漾,河湟谷地生機勃勃,萬物和諧共生。藏羚羊從2000年保護初期的不足2萬只,繁衍至如今的7萬只以上;高原旗艦物種雪豹,監測數量超1200只;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恢復至保護初期的11倍,數量達3400只以上;青海湖裸鯉由過去不到1萬噸恢復到12萬噸以上……

  在海南州共和縣境內的生態建設過程中,青海不僅致力于讓山川披綠,更是讓百姓在其中受益,將生態價值切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實踐。

  在塔拉灘荒漠化土地上,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式光伏發電園區崛起,“板上發電、板下牧草”的模式使塔拉灘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恢復到80%,實現了“建一片光伏、留一片綠色、造一座牧場、富一方群眾”的良性發展。

  青海建立完善覆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的生態補償制度,2024年,落實生態護林員勞務報酬、非國有林生態保護補償、退耕還林政策補助等資金17.15億元,4.48萬名農牧民通過參與林草工程實現增收。

  依托獨特生態資源,青海大力發展中藏藥材、冬蟲夏草、沙棘等特色產業,發起成立青海、四川、云南、甘肅、西藏五省區冬蟲夏草產業保護聯盟,蟲草采挖年總產值達180億元,輻射帶動30萬農牧民人均增收1.12萬元,生態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生態惠民的成效顯著提升。

  二十年來,從生態修復到“保護+利用”的融合發展,青海的綠色行動生動詮釋著“還山于民、還綠于民”的深層內涵,這不僅是“兩山”理念最樸素的寫照,更印證著青海夯實生態家底,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方向。

  如今,青海,正以綠色為底色,在守護“中華水塔”、筑牢生態屏障的征程上闊步前行,江河源頭綠意更加濃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答卷更加厚重。

  【口述】就一個目標:把樹種活

  青海省金融系統大寺溝綠化區護林員 段國祿

  我是青海省金融系統大寺溝綠化區的一名護林員。1991年,在父親的鼓勵下,我跟著時任副省長尕布龍上北山搞綠化。那會兒我才18歲,腦子里的西寧城都是高樓大廈,跟著副省長那是進了城啊!可到了北山一看,那荒山還比不上我湟中老家的山,山上連根草都沒有,更別說樹了,起風的時候,黃沙能把山下的西寧城罩住,人都要被吹著跑。那時候心里想:在這樣的荒山坡上,要怎樣才能種活樹啊!

  尕布龍省長有辦法,他讓我們“先戴帽子后穿鞋”,先把山頂土質好的地方種滿樹,再一點點往下“啃硬骨頭”,碰上“羊腦石”多、土質差的地,就先種灌木把地養起來。最開始的那些年,我們就一個目標——把樹種活。

  1995年,我媳婦也跟著上了山,每天跟著我挖坑、種苗、澆水,我們兩個算是在這里扎了根。現在啊,這座山就是我們的家,山上的事就像是我們自己家的事一樣,天天都惦記著。

  這三十四年,我算是把南北山的變化看了個全。從一根草都長不出的“干山”,到現在站在山頂往下望,一片片綠油油的林子,從“種樹”到“護林”,這樣的變化真是我們三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現在在山上待久了,對樹的感情也變深了,哪天看不見這些樹,心里反倒空蕩蕩的。我從18歲就跟這些樹打交道,看著它們生長,好像也在看著我長大似的,這么多年過去,在我眼里,它們也不只是一棵樹,就像是我照顧長大的生命一樣。

  從前山上風沙大,連個人都看不見,哪像現在,徒步的游客越來越多,有時候碰到他們,一句“你們辛苦了”,就覺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三十多年里,我也動過放棄的念頭,但看著這些親手種活的樹,還是舍不得丟下不管。現在就想著在山里繼續干下去,一直干到干不動的那天為止。

  要說這些年最讓人高興的,還是這片林子實實在在的變化。這里的土都是堿性土,原來土質差得根本種不活樹,可這些年經過我們的養護,土質變好了,環境更是大變樣。林木種子自己掉在地上都能生根成活,有些都長到一兩米高了!你說,這變化大不大?

  數說

  西寧南北山森林覆蓋率由1989年的7.2%提高到79%,造林保存率達86%,36條溝道得到治理,水土流失量減少8.6倍。

  西寧南北山每年滯塵量從1989年的0.9萬噸提升至7.5萬噸,固碳量從787噸增至1.4萬噸,涵養水源從114萬立方米增長到1011萬立方米。

  2024年,青海新增國土綠化面積624.28萬畝、完成防沙治沙149萬畝、草地修復治理470萬畝,林草綜合植被蓋度達60%以上,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7.4%。

  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2024年,青海共實施27個重大項目,完成建設任務910.14萬畝,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縮減”。

  青海濕地保護率達64.32%,濕地面積位居全國第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8%,3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100%,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在海東市調研座談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專業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通知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省海東市招商引資工作穩步推進
青海德令哈市:5086余公頃農田喝上“及時水”
24H熱點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江河源頭綠意濃
2025大美青海高原馬拉松高水平直通名額申請正在繼續
青海果洛:“雪山大地·影像季”短視頻攝影大賽正式...
第六屆瀾滄江源生態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在雜多縣開幕
【鄉村振興在青海】棠梨茶變身記
青海互助教育交出亮眼成績單
青海西寧城西區家庭醫生簽約人數達24.1萬人
青海全面加強農村消防安全工作
青海筑牢養老機構汛期安全防線
《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科技創新指標》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熱點圖片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山宗水源踏歌行——“兩山”理念青海實踐系列報道之四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村企雙向奔赴 解鎖鄉村振興“共富密碼”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橋韻西寧:跨越時光的城市樂章
橋韻西寧:跨越時光...
【年中經濟微觀察】從牧場到市場:高原牛羊肉的增收密碼
【年中經濟微觀察】...
【關注】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法治防線——《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綜述
【關注】為青少年健...
【鄉村振興在青海】吃“旅游飯”真香 領分紅款踏實
【鄉村振興在青海】...
【經濟聚焦】高原“種業考官”:為植物新品種驗明身份
【經濟聚焦】高原“...
西寧交警全力守護旅游季交通安全
西寧交警全力守護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江河源頭綠意濃

青海日報
2025-08-15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江河源頭綠意濃

青海日報
2025-08-15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江河源頭綠意濃

  • 2025-08-15 07:36:57
  • 來源:青海日報
瀾滄江吉曲十八彎。切嘎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森林覆蓋率從7.2%躍升到79%,這一數據的變化濃縮了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30余年的播綠史。

  站在西寧北山觀景臺遠眺,青海云杉與油松染綠山谷,山杏與沙棘交織成畫,清風拂過,掀起層層綠浪。難以想象,這片如今被譽為“城市綠肺”的山林,三十多年前還是“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的荒山。

  于1989年啟動的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不僅是一場持續至今的“綠色接力”,更是青海綠化人創造出的“綠色奇跡”。作為青海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它不僅丈量著南北山的綠化軌跡,更折射出青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堅定步伐。

  作為南北山綠化的見證者,青海省南北山綠化服務中心生態管護員李常春笑著說:“以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栽活一棵樹,現在樹都成了林,山上的鳥兒、野生動物也變多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現在是種一棵就活一棵啊!”

  以南北山為原點,青海的綠色實踐不斷拓展,構建起全省生態保護治理體系。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沙珠玉鄉,“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科技治沙”治理模式書寫了治沙奇跡:沙珠玉地區共營造防風固沙林1.49萬畝,設置沙障4.8萬畝,建成1.05萬畝(1畝≈0.0667公頃)的治沙樣板示范區,沙漠化土地面積占比從90%降到12.3%,“沙進人退”徹底逆轉為“綠進沙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海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為綠色發展打下堅實底氣。

  2008年,青海在全國率先提出“生態立省”戰略,明確“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水青山”,決不能靠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規相繼出臺,為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撐。

  重大工程成為綠色版圖擴張的有力引擎。2017年啟動的“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以“史上最大規模”造林力度,推動全省每年完成營造林超10萬公頃,成為青海生態建設的“加速鍵”。此后,持續開展的國土綠化鞏固提升三年行動、科學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更是讓青海進一步實現從增綠到增效、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以“三北”工程攻堅戰為支撐,青海的生態安全屏障持續筑牢。2024年全省新增國土綠化面積624.28萬畝、防沙治沙149萬畝、草地修復治理470萬畝,林草綜合植被蓋度達60%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縮減”。阿尼瑪卿山脈、共和盆地等“雙重”專項年度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扎實推進,西寧市、果洛藏族自治州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落地見效。通過推行鄉土草種樹種、圖斑精細化管理,青海讓每一片“新綠”都能茁壯成長,讓生態建設更多更加穩固。

  “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青海始終牢記囑托,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每年向中下游輸送超過600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青山與綠水相映,生態向好的和諧畫卷徐徐展開。如今,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3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100%,清澈的江河滋養著萬物,更維系著全國的水生態安全。

  如今的三江源江河奔流,青海湖碧波蕩漾,河湟谷地生機勃勃,萬物和諧共生。藏羚羊從2000年保護初期的不足2萬只,繁衍至如今的7萬只以上;高原旗艦物種雪豹,監測數量超1200只;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恢復至保護初期的11倍,數量達3400只以上;青海湖裸鯉由過去不到1萬噸恢復到12萬噸以上……

  在海南州共和縣境內的生態建設過程中,青海不僅致力于讓山川披綠,更是讓百姓在其中受益,將生態價值切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實踐。

  在塔拉灘荒漠化土地上,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式光伏發電園區崛起,“板上發電、板下牧草”的模式使塔拉灘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恢復到80%,實現了“建一片光伏、留一片綠色、造一座牧場、富一方群眾”的良性發展。

  青海建立完善覆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的生態補償制度,2024年,落實生態護林員勞務報酬、非國有林生態保護補償、退耕還林政策補助等資金17.15億元,4.48萬名農牧民通過參與林草工程實現增收。

  依托獨特生態資源,青海大力發展中藏藥材、冬蟲夏草、沙棘等特色產業,發起成立青海、四川、云南、甘肅、西藏五省區冬蟲夏草產業保護聯盟,蟲草采挖年總產值達180億元,輻射帶動30萬農牧民人均增收1.12萬元,生態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生態惠民的成效顯著提升。

  二十年來,從生態修復到“保護+利用”的融合發展,青海的綠色行動生動詮釋著“還山于民、還綠于民”的深層內涵,這不僅是“兩山”理念最樸素的寫照,更印證著青海夯實生態家底,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方向。

  如今,青海,正以綠色為底色,在守護“中華水塔”、筑牢生態屏障的征程上闊步前行,江河源頭綠意更加濃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答卷更加厚重。

  【口述】就一個目標:把樹種活

  青海省金融系統大寺溝綠化區護林員 段國祿

  我是青海省金融系統大寺溝綠化區的一名護林員。1991年,在父親的鼓勵下,我跟著時任副省長尕布龍上北山搞綠化。那會兒我才18歲,腦子里的西寧城都是高樓大廈,跟著副省長那是進了城啊!可到了北山一看,那荒山還比不上我湟中老家的山,山上連根草都沒有,更別說樹了,起風的時候,黃沙能把山下的西寧城罩住,人都要被吹著跑。那時候心里想:在這樣的荒山坡上,要怎樣才能種活樹啊!

  尕布龍省長有辦法,他讓我們“先戴帽子后穿鞋”,先把山頂土質好的地方種滿樹,再一點點往下“啃硬骨頭”,碰上“羊腦石”多、土質差的地,就先種灌木把地養起來。最開始的那些年,我們就一個目標——把樹種活。

  1995年,我媳婦也跟著上了山,每天跟著我挖坑、種苗、澆水,我們兩個算是在這里扎了根。現在啊,這座山就是我們的家,山上的事就像是我們自己家的事一樣,天天都惦記著。

  這三十四年,我算是把南北山的變化看了個全。從一根草都長不出的“干山”,到現在站在山頂往下望,一片片綠油油的林子,從“種樹”到“護林”,這樣的變化真是我們三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現在在山上待久了,對樹的感情也變深了,哪天看不見這些樹,心里反倒空蕩蕩的。我從18歲就跟這些樹打交道,看著它們生長,好像也在看著我長大似的,這么多年過去,在我眼里,它們也不只是一棵樹,就像是我照顧長大的生命一樣。

  從前山上風沙大,連個人都看不見,哪像現在,徒步的游客越來越多,有時候碰到他們,一句“你們辛苦了”,就覺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三十多年里,我也動過放棄的念頭,但看著這些親手種活的樹,還是舍不得丟下不管。現在就想著在山里繼續干下去,一直干到干不動的那天為止。

  要說這些年最讓人高興的,還是這片林子實實在在的變化。這里的土都是堿性土,原來土質差得根本種不活樹,可這些年經過我們的養護,土質變好了,環境更是大變樣。林木種子自己掉在地上都能生根成活,有些都長到一兩米高了!你說,這變化大不大?

  數說

  西寧南北山森林覆蓋率由1989年的7.2%提高到79%,造林保存率達86%,36條溝道得到治理,水土流失量減少8.6倍。

  西寧南北山每年滯塵量從1989年的0.9萬噸提升至7.5萬噸,固碳量從787噸增至1.4萬噸,涵養水源從114萬立方米增長到1011萬立方米。

  2024年,青海新增國土綠化面積624.28萬畝、完成防沙治沙149萬畝、草地修復治理470萬畝,林草綜合植被蓋度達60%以上,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7.4%。

  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2024年,青海共實施27個重大項目,完成建設任務910.14萬畝,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縮減”。

  青海濕地保護率達64.32%,濕地面積位居全國第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8%,3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100%,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謝夢茹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www无码乱伦|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