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八月的青海,天朗氣清,流云奔涌。
8月15日,由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下屬產業協作平臺海光產業生態合作組織(以下簡稱光合組織)主辦的“同源共智·芯業長青——2025光合組織領導人大會”在西寧市召開。
9時,當一束束燈光匯聚在大會現場的矩形長屏上,一場匯聚青海省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國千余名信創領域專家、國產算力生態上下游企業高層的盛會隨之開啟。與會代表圍繞技術、應用、生態等多個維度,共同探討在國產芯片支撐下,各行業領域技術應用場景的深化協同,以及從先進算力向新質生產力躍升的新路徑、新模式。
作為全國首個綠色算電協同發展試點省份,青海正致力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推動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
快速融入國家算力布局、綠色算力產業量質齊升、綠色算力規模乘數而上、算力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綠電支撐優勢持續放大、數據基礎底座不斷夯實、數據賦能發展創新提質……青海立足高原資源能源稟賦,著力構建“1+2+N”產業布局,打造立足西部、服務全國的綠色算力產業基地。截至今年7月,全省算力規模突破1.6萬P,較2024年初增長了40倍。并與多家全國互聯網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多個綠色算力領域的重大項目持續推進……大會上,青海省數據局局長靳力生動闡述青海舉全省之力在高原厚土深耕數字產業發展的實踐。
“我們誠邀算力、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圍繞電子信息制造、軟件服務、云計算、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和災備中心建設等產業鏈上下游,來青投資興業,開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視頻渲染、數據存儲分析、容災備份等前沿業務,共建綠色算力全產業鏈生態圈。”
當青海發出這份誠摯邀約,與會嘉賓或是認真記錄,或是有所交流,目光中展現出對青海的期待與信心。
作為國產算力生態的領航者,光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和合共贏”為核心理念,圍繞國產先進計算平臺,構建起覆蓋“芯片-整機-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的全鏈條技術優化體系。截至目前,其產業協作網絡已延伸至6000余家合作伙伴,完成15000余項軟硬件測試項目,并通過28個實體生態適配中心與24個區域分會,形成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拓展的閉環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在綠色能源場景、高原交通管理場景等,光合組織已在西部地區建立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國產算力落地樣板,并積極推動國產計算方案在政務云平臺、工業生產平臺、區域算力中心、空天地一體化算力生態建設等多個方向落地。
“我們欣喜地看到,青海近兩年綠色算力產業發展全面起勢,從政策支持到配套設施再到營商環境,可謂是集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要素。光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是成員單位一年一度的盛會,今年,就是希望通過我們搭建的這一平臺,幫助成員單位更好了解青海、了解西寧,進而來此投資興業,深化產業協作,加大在西寧的產業鏈布局,為這片綠色算力新高地建設凝聚合力!”從光合組織秘書長任京暘的一席話中,可知此次大會選址絕非偶然。這既是光合組織深耕西部、推動國產算力實踐的自然延續,更是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助力地方產業升級的關鍵落子。
隨后,場內舉行海光新一代整機發布儀式、項目簽約儀式、啟動“強芯固基”計劃、主題演講等活動,場外長廊展出各類創新產品,吸引與會嘉賓駐足了解。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青海綠色算力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光合組織成員企業將同青海一道,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深度賦能綠色算電協同產業發展。
短暫的午休后,大會還打造了“青海·西寧 數算電融合產業推介會”“創新產品論壇”等六場專題平行分論壇,共同探討綠色算力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
14時15分,智能綠色算力賦能AI產業論壇如期舉行。“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發展快速,對算力的需求不言而喻,論壇的舉辦非常應景。”光合組織人工智能專委會會長杜夏威感慨,依托光合組織搭建的平臺,聚焦青海的清潔能源優勢,我們共同探討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的更多可能,力爭轉化為具體的實踐路徑,為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提供堅實可靠的算力底座。
衛寧健康戰略咨詢部高級行業顧問洪斐然在完成《醫療AI從探索走向系統化落地》主題演講后表示非常看好西寧的前景。他說:“我們希望能夠有機會在高原構建高質量的醫療數據集,從而有針對性地調優醫療大模型。”
高原相聚,合作共贏的承諾歷久彌堅;時代賦能,數字產業的前景無限廣闊。
18時許,相關活動紛紛落下帷幕。高原碧空之下,一場以數據為橋、以算力為翼、以綠色為底所書寫的算力“芯”生態正在醞釀……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