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天路”長歌舞翩躚
——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見聞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倪曉穎
發布時間:2025-08-19 09:56:12
編輯:宋婷婷
演出現場。倪曉穎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15日、17日,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連續演出兩場,每場都座無虛席。

  這部以青藏公路建設與守護為敘事核心的作品,通過舞者的肢體語言與舞臺藝術的創新表達,將“兩路”精神的厚重與昆侖文化的深邃融為一體,為首都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舞臺燈光漸亮,昆侖山的輪廓在紗幕投影中若隱若現。舞劇以虛實結合的手法,將神話傳說中的昆侖仙境與現實中的青藏高原交織呈現。主角路尋的回鄉之旅,既是個人情感的追尋,也是一場對“守護”精神的叩問。當神話中的西王母形象與當代道班工人的剪影在光影中重疊時,觀眾仿佛置身于歷史與當下的交匯點,感受“兩路”精神的永恒力量。

  舞美設計巧妙運用象征性符號——蜿蜒的公路化作舞者手中的長綢,筑路工具被抽象為現代舞的肢體語言。舞臺中央的旋轉裝置時而化作雪山,時而變為道班工人的瞭望臺;懸浮的“云層”裝置象征昆侖的神秘與崇高,舞者以蜷縮、舒展的肢體語言模擬筑路者“一鎬一釬鑿山河”的艱辛;而“硬臥車廂”“救險貨箱”等場景舞段,則通過動態調度再現青藏公路險峻環境與守護者的無畏。配合燈光師王琦設計的冷暖色調切換,將筑路的艱辛與守護的溫情渲染得淋漓盡致。

  劇中,一段群舞令人動容。數十名舞者以匍匐、托舉的肢體動作,再現了70年前11萬軍民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開山筑路的場景。

  總導演孔德辛與郭海峰在創作中深挖昆侖文化的符號意義,將“守護”主題貫穿全劇。劇中融入青海非遺元素,如藏族舞蹈的顫膝動作與漢族古典舞的圓融身韻相結合,隱喻多民族共同守護高原的團結精神。作曲家呂亮的配樂以馬頭琴蒼涼旋律開篇,逐漸融入電子音效,形成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呼應了“從神話到現實”的敘事結構。

  當演出進入尾聲,老年路尋與青年筑路人的身影在昆侖山巔隔空相望時,現場掌聲雷動。北京市民劉瑋感慨:“舞劇沒有刻意煽情,卻讓我熱淚盈眶,那些沉默的奉獻者,終于有了藝術的回響。”

  在后臺,郭海峰透露了創作團隊的執著:為還原道班工人的勞作姿態,演員曾赴青藏公路實地采風,在零下20℃的環境中感受養路工的工作狀態。服裝設計師陽東霖采用粗麻布料與金屬裝飾相結合,既體現高原環境的粗糲,又賦予角色雕塑般的美感。

  “劇中融合當代舞與現實主義敘事,以極具張力的肢體語言和跨越時空的舞臺表達,再現了青藏公路建設中‘一鍬一鎬筑天路’的壯麗史詩,傳遞了跨越時代的信仰力量。”郭海峰表示,舞劇經過復排后,劇情更加緊湊,感官效果進一步提升。

  編劇劉春坦言:“我們不是在復述歷史,而是用舞蹈重構一代人的精神圖譜。”

  “我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有幸參演《問道昆侖》并擔任路青一角,如今又和團隊一起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將‘兩路’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內心特別自豪。”舞蹈演員旦增銀措笑著說。

  青海本土演員張亞森以“一人分飾兩角”跨越時空,他說:“作為青海人,參與演出是使命,更是對父輩的致敬。”

  “我是專門過來看《問道昆侖》的,看完非常親切也非常感動,讓我回想起援青三年的點點滴滴。青海就如舞劇展現的那樣,有不朽的‘兩路’精神和豐富的文化資源,需要更多人去看見。援青是使命,也是一次難得的心靈旅程和人生歷練,相信青海會越來越好。”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總領隊徐小兵說。

  《問道昆侖》的成功,不僅在于其藝術形式的創新,更在于它讓“兩路”精神從歷史檔案中鮮活起來。“這部劇以小見大,通過一家人的堅守、奉獻與悲歡離合,詮釋‘兩路’精神,是‘昆侖文化品牌’的具象化表達,也是青海向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邁進的文化路標。”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付國棟表示,作為青海省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的重要文藝項目,《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不僅是對“兩路”精神的當代詮釋,更是一場跨越代際的信仰接力。

  當大幕落下,舞者用身體語言書寫的昆侖史詩,仍在觀眾心中久久回蕩。觀眾不僅欣賞了一場視覺盛宴,更經歷了一場跨越七十年的精神問道之旅。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省“十五五”規劃專家建言資政專題會召開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專業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通知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海南州:“青海湖杯”籃球邀請賽開賽
【先鋒力量】“紅色引擎”點亮城市“煙火氣”
24H熱點
西成鐵路青海段開始架梁
援青博士高戈的信念:把技術留下,把理念傳透,把...
【紅色文化映西寧】西路軍紀念館:接待人次突破18...
從“心”到“行”暖職工 湟源工會繪就發展新圖景
37.9%的青海人經常鍛煉 全民健身有你嗎
【來自一線的經濟觀察】傳統智慧+科技賦能重塑健...
【大美青!じ咴闱颉堪貥渖较瞒閼鸺 高原綠茵展...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烈日逐夢,為榮耀而戰!——...
【大美青!じ咴闱颉考で閷梗尵示`放!——...
迎著“彩虹”跑向健康——2025年互助縣七彩健康跑見聞
熱點圖片
村民17載捐資助學不輟 這個藏族村走出127名大學生
村民17載捐資助學不...
【來自一線的經濟觀察】從餐桌窗口到產業橋梁的多維轉變 “三店合一”如何重新定義一碗青海拉面
【來自一線的經濟觀...
力與智的較量——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搏克個人賽現場見聞
力與智的較量——青...
“搏”精彩 “克”勁敵——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搏克團體賽現場見聞
“搏”精彩 “克”勁...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紅崖,一個匯聚大愛的地方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黨旗領航】黨建引領聚合力 解鎖基層治理新路徑
【黨旗領航】黨建引...
“天路”長歌舞翩躚——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見聞
“天路”長歌舞翩躚...
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項目比賽圓滿收官
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天路”長歌舞翩躚
——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見聞

青海日報
2025-08-19 09: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天路”長歌舞翩躚
——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見聞

青海日報
2025-08-19 09: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天路”長歌舞翩躚
——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見聞

  • 2025-08-19 09:56:12
  • 來源:青海日報
演出現場。倪曉穎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15日、17日,舞劇《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連續演出兩場,每場都座無虛席。

  這部以青藏公路建設與守護為敘事核心的作品,通過舞者的肢體語言與舞臺藝術的創新表達,將“兩路”精神的厚重與昆侖文化的深邃融為一體,為首都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舞臺燈光漸亮,昆侖山的輪廓在紗幕投影中若隱若現。舞劇以虛實結合的手法,將神話傳說中的昆侖仙境與現實中的青藏高原交織呈現。主角路尋的回鄉之旅,既是個人情感的追尋,也是一場對“守護”精神的叩問。當神話中的西王母形象與當代道班工人的剪影在光影中重疊時,觀眾仿佛置身于歷史與當下的交匯點,感受“兩路”精神的永恒力量。

  舞美設計巧妙運用象征性符號——蜿蜒的公路化作舞者手中的長綢,筑路工具被抽象為現代舞的肢體語言。舞臺中央的旋轉裝置時而化作雪山,時而變為道班工人的瞭望臺;懸浮的“云層”裝置象征昆侖的神秘與崇高,舞者以蜷縮、舒展的肢體語言模擬筑路者“一鎬一釬鑿山河”的艱辛;而“硬臥車廂”“救險貨箱”等場景舞段,則通過動態調度再現青藏公路險峻環境與守護者的無畏。配合燈光師王琦設計的冷暖色調切換,將筑路的艱辛與守護的溫情渲染得淋漓盡致。

  劇中,一段群舞令人動容。數十名舞者以匍匐、托舉的肢體動作,再現了70年前11萬軍民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開山筑路的場景。

  總導演孔德辛與郭海峰在創作中深挖昆侖文化的符號意義,將“守護”主題貫穿全劇。劇中融入青海非遺元素,如藏族舞蹈的顫膝動作與漢族古典舞的圓融身韻相結合,隱喻多民族共同守護高原的團結精神。作曲家呂亮的配樂以馬頭琴蒼涼旋律開篇,逐漸融入電子音效,形成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呼應了“從神話到現實”的敘事結構。

  當演出進入尾聲,老年路尋與青年筑路人的身影在昆侖山巔隔空相望時,現場掌聲雷動。北京市民劉瑋感慨:“舞劇沒有刻意煽情,卻讓我熱淚盈眶,那些沉默的奉獻者,終于有了藝術的回響。”

  在后臺,郭海峰透露了創作團隊的執著:為還原道班工人的勞作姿態,演員曾赴青藏公路實地采風,在零下20℃的環境中感受養路工的工作狀態。服裝設計師陽東霖采用粗麻布料與金屬裝飾相結合,既體現高原環境的粗糲,又賦予角色雕塑般的美感。

  “劇中融合當代舞與現實主義敘事,以極具張力的肢體語言和跨越時空的舞臺表達,再現了青藏公路建設中‘一鍬一鎬筑天路’的壯麗史詩,傳遞了跨越時代的信仰力量。”郭海峰表示,舞劇經過復排后,劇情更加緊湊,感官效果進一步提升。

  編劇劉春坦言:“我們不是在復述歷史,而是用舞蹈重構一代人的精神圖譜。”

  “我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有幸參演《問道昆侖》并擔任路青一角,如今又和團隊一起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將‘兩路’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內心特別自豪。”舞蹈演員旦增銀措笑著說。

  青海本土演員張亞森以“一人分飾兩角”跨越時空,他說:“作為青海人,參與演出是使命,更是對父輩的致敬。”

  “我是專門過來看《問道昆侖》的,看完非常親切也非常感動,讓我回想起援青三年的點點滴滴。青海就如舞劇展現的那樣,有不朽的‘兩路’精神和豐富的文化資源,需要更多人去看見。援青是使命,也是一次難得的心靈旅程和人生歷練,相信青海會越來越好。”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總領隊徐小兵說。

  《問道昆侖》的成功,不僅在于其藝術形式的創新,更在于它讓“兩路”精神從歷史檔案中鮮活起來。“這部劇以小見大,通過一家人的堅守、奉獻與悲歡離合,詮釋‘兩路’精神,是‘昆侖文化品牌’的具象化表達,也是青海向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邁進的文化路標。”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付國棟表示,作為青海省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的重要文藝項目,《問道昆侖》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不僅是對“兩路”精神的當代詮釋,更是一場跨越代際的信仰接力。

  當大幕落下,舞者用身體語言書寫的昆侖史詩,仍在觀眾心中久久回蕩。觀眾不僅欣賞了一場視覺盛宴,更經歷了一場跨越七十年的精神問道之旅。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倪曉穎
編輯:宋婷婷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我的小后妈中文翻译|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天堂8а√中文在线官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国产|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播放|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