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30日,記者從全省綜合醫改工作推進(視頻)會議獲悉,今年以來,青海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健全三醫協同機制、完善藥品監管體系,強化藥械檢驗能力、提升檢測技術水準,開展藥品安全專項行動、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守牢藥品安全底線。
省藥品監管局以藥品經營環節“清源”行動為抓手,吸納衛健、藥品檢驗等領域專家16名,建立第一批藥品認定專家庫,成立重大案件討論委員會,提前介入重大案件,全程把控、精準辦案,系統整治藥品生產經營使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上半年,全省各級市場(藥品)監管部門累計檢查“兩品一械”生產經營企業11778家(次)。同時,注重三醫聯動,共同圍繞回流藥、不良反應監測、集采中選藥品質量監管等問題開展聯合執法,做好醫療機構制劑管理和藥物臨床試驗工作,加強藥品不良反應和藥物濫用報告及預警。
強化監管,對現行管控的麻精藥品、血液制品等五大類重點品種中涉及我省生產的麻醉藥品,以及在產的96個國家醫保品種全面推行電子追溯工作,有效實現藥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對國家及我省組織集采中選的藥品生產企業和配送企業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和藥品變更情況管理。上半年,共檢查4家藥品生產企業和33家配送企業,全省集采中選藥品抽檢全覆蓋,確保集采藥品質量穩定可靠。加強與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合作,以政企數據交換、風險約談、建立合規指引和巡查等方式,規范網絡銷售行為。
支持藥品研發創新,密切跟蹤新藥和仿制藥的研發進程,提前介入提供指導服務,全省已有36種處于新藥、仿制藥研制不同階段。充分應用中醫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三結合工作法,發掘本地中藏藥發展優勢,整理收集經典名方,建立“青海名方”庫,支持我省中藏藥特色醫療機構制劑向國藥準字轉化。提升審評審批效能,探索建立生物科技產業園區服務工作站,為企業提供就近辦事和政策咨詢便利。上半年,辦理醫療器械產品注冊42件,審評周期較上一年大幅縮短,首次注冊提速顯著,提高了企業積極性。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