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卷中人和百事興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宋明慧
發布時間:2025-08-15 07:40:14
編輯:何繼紅
家園。周玉偉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當地域給青海刻上海拔高度時,也造就了遠闊壯麗的山川河湖和豐富獨特的自然稟賦。“中華水塔”三江源、中國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中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它們在生態文明高地卷軸上留下綠色“足跡”,拓印出一幅人和百事興的全景圖。

  在祁連山海拔不等的垂直地帶里,擁有著完整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座沙漠延伸出的“濕島”,筑守南北兩麓的生態安全。隨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完成,科技賦能的成效顯而易見,從生態巡護到野生動植物監測,從物種研究到自然教育,無處不彰顯打造“科研高地”的“青海樣本”。

  圍繞生態保護中的科技作用,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負責人馬存新侃侃而談科技對于野生動物調查帶來的變化。他說,以前開展常規樣線調查時,只能簡單記錄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和生境。隨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深入推進,紅外相機實現網格化布設,作為重要的調查輔助工具,數量增加的同時所覆蓋面積也在擴大。

  這些年,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著力在生態科研方面尋找有效路徑,穩步推進“智慧公園”建設,初步建成“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體系。至今,全面建成大數據平臺和州縣分控中心,布設各類監測設備1700余臺(套),開發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無人機管理、園區管控管理系統和森林草原智能防火平臺,建成氣象觀測站16處,實現園區氣象觀測全覆蓋。

王者歸來。鮑永清供圖

  對于山大溝深、資源珍貴的祁連山而言,科技手段的應用讓無數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雪豹作為高山頂級獵食者十分罕見,就算刻意尋找都很難看到,但因為借助了紅外相機,記錄下5只雪豹同框的珍貴畫面,甚至到后來,5只荒漠貓同框、5只猞猁同框、6只兔猻同框等世界罕見的珍貴畫面也在祁連山精彩上演。

  馬存新說,為不斷健全完善自然資源本底數據庫,他們針對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的旗艦“明星”物種開展了生態習性方面的調查研究。“雖然只是一個區域內的結論,但從跟蹤監測情況來看,雪豹在不同區域內的家域面積、繁殖習性存在一定差異,門源片區棲居的荒漠貓個體的平均家域面積為5.4平方千米,最大可達14.6平方千米。”

  到目前,已系統實施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調查項目120余項,從自然資源本底數據“一本賬”、生物多樣性保護“一張表”、物種監測調查“一張圖”著手,建立國家公園“三個一”科研數據體系,完成5只雪豹、11只荒漠貓、38只黑頸鶴衛星跟蹤監測,填補了我國在相關物種監測數據方面的空白。

凝視。那旭花供圖

  “以黑頸鶴的棲息地舉例,濕地和牧民的草場會有重疊情況,當科技手段應用于生態保護,就可以在遷飛和棲息過程中靶向性實行季節性放牧,以精準化的手段開展保護達到更好的效果。”馬存新說。

  不僅如此,還開展了哺乳類、鳥類、野生植物、大型真菌、昆蟲本底等專項調查,綜合形成國家公園科研調查的人才力量和技術方法,且不斷健全完善自然資源本底數據庫,雪豹等旗艦物種監測走在全國前列。

  祁連山發育著眾多冰川雪山,疏勒南山的崗格爾肖合力冰峰是布哈河的源頭,而布哈河又是青海湖眾多補給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天峻作為青海湖流域重要生態保護區域,前不久掛牌成立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天峻管理分局和江河、快爾瑪、陽康保護站。

  這是青海湖保護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優化和延伸,也是青海不斷完善適應青海湖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的有力舉措,同時掛牌成立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普氏原羚保護研究中心),設立剛察管理分局泉吉、沙流河保護站、海晏管理分局甘子河保護站,初步構建了與國家公園相適應的“管理局-管理分局-保護站”三級管理體系,至此實現青海湖擬建范圍內涉及縣域管理分局全覆蓋,核心保護區保護站全覆蓋。

  在優化職能配置、調整機構設置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協作機制,與環湖三州四縣建立“分局與縣級黨委政府、保護站與鄉鎮一體化”運行模式和“執法事項授權、管理局協調督導、四縣綜合執法、法檢行刑銜接”治理機制,并嚴格落實生態環境監管問責貫通機制,建立“三證”管理制度,切實做到守牢生態安全底線。

  正如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人事處處長劉明偉所言,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管理分局、保護站與縣及鄉鎮交叉任職的優勢不斷凸顯,使得局地協調更加順暢、責任進一步壓實、工作更加高效,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同題共答,共同擘畫好青海湖生態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同心圓”。

斑頭雁。叁智加供圖

  對于創建中的青海湖國家公園而言,推進保護站建設是首要的創建任務。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剛察管理分局副局長桓明認為,保護站處在三級管理體制的最基層,承擔著一線資源監測、物種保護、科研教育等重要工作任務,是加強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基石和“前沿哨所”,需要統籌做好保護站建設和管理工作,落實落細各方責任。

  剛察管理分局哈爾蓋保護站加強與鄉鎮的協作,深入開展“查、打、治”流浪狗專項整治行動,保障瀕危物種生境安全;沙島保護站采取“固定常態化路線+隨機抽查路線+重點檢查路線”方式,開展巡護監測……

  隨著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各鄉鎮與各保護站建立一體化運行機制,全面構建了以保護站為主體的分片管護體系。今年以來,在環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態管護員隊伍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其中共和縣落實資金100萬元招聘生態管護員20人,剛察縣落實資金40萬元招聘生態管護員20人,采取縣聘站用的方式開展工作;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招聘生態管護員30人,環湖周邊生態管護員70多人。

祁連山之夏。李志奇供圖

  拉毛多智是沙柳河保護站的一名生態管護員,每天都會加大巡護頻次,勸說自駕游客不在保護區范圍內露營就餐;泉吉保護站的生態管護員扎布拉也是一樣,這里是湟魚洄游的通道,也是游客比較集中的區域,他每天巡護時盡心盡責,確保河道整潔,在基層生態保護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前,很多環湖群眾義務管護,如今為他們落實了工資報酬,購買了保險,很多人在生態成果中享受綠色福利。在環湖區域,這一變化見證生態管護機制的轉折性邁步。而今,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綠色好“價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被深刻寫在了江源大地,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青海正向著更高處攀登。

  【口述】大自然也是有意義的課堂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工程師 于 瑤

  這幾年,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的自然教育受到省內外關注。踏山穿林、認鳥識獸,越來越多的人從大自然的惠贈中領略一番別有趣味的教育,也把生態環保理念根植心底。

  2018年起,我們在打造“生態文化高地”的維度中找尋破與立的統一,積極推進自然教育工作,在基地建設、課程開發和多部門協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在西寧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天峻縣設立的生態學校已經達17所;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也設立了6所生態學校,國家公園自然教育職能正逐步向全國延伸。

  在自然教育推進過程中,我們根據受眾年齡,開發了自然教育課程11套,自然教育學生用書3本,教師用書1套,還面向公眾開發30個課時自然教育導師課程,涵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祁連山地區生態文化等。

  對于我們而言,自然教育工作有一個循序漸進、夯基壘臺的過程,起初,很多孩子到山里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但參與一次后就讓他們產生了興趣并且愈加濃厚,在這場以自然為名的教育中,他們感知青海的生態保護,并有意識地參與其中。

  如果在祁連山實地感受一場自然教育之旅,那么大數據共享、科技賦能可以說是“敲門磚”。生態科普、數字建設、科技應用都是生態研學過程中必要的一站,通過聲光電、場景展示、小影院等,讓人們對祁連山有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再到野外去體驗時,大家就會有選擇或方向,對大自然或生態保護的了解更加深入,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我們積極構建完善的自然教育基地網絡,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展陳中心、生態科普館、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自然教育特色管護站,并構建“主體型+輔助型+支持型”三個層次的自然教育基地體系,選取代表性區域串聯形成研學路線,涵蓋多種生態系統、地質構造遺跡、生態文化體驗等內容以滿足不同活動需求。

  前不久舉辦的征文大賽中,令我感觸頗深的是有個小朋友寫到了門源的油菜花,在花叢間采蜜的蜜蜂,也表達了對家鄉對青海的熱愛,我覺得這便是自然教育的目標。

  數說

  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強化科研能力,布設各類監測設備1700余臺(套),建成氣象觀測站16處,系統實施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調查項目120余項,累計與40余個科研團隊建立合作關系,申請專利36個,注冊科技成果2項,申請軟件著作權5項,發布地方標準2項。

  擬建青海湖國家公園范圍達1.04萬平方公里,設立4個管理分局、12個保護站,生態管護員70余人,初步構建與國家公園相適應的“管理局—管理分局—保護站”三級管理體系,建立“三證”管理制度。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在海東市調研座談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專業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通知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省海東市招商引資工作穩步推進
青海德令哈市:5086余公頃農田喝上“及時水”
24H熱點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卷中人和百事興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濃繪青山金山卷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江河源頭綠意濃
2025大美青海高原馬拉松高水平直通名額申請正在繼續
青海果洛:“雪山大地·影像季”短視頻攝影大賽正式...
第六屆瀾滄江源生態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在雜多縣開幕
【鄉村振興在青海】棠梨茶變身記
青海互助教育交出亮眼成績單
青海西寧城西區家庭醫生簽約人數達24.1萬人
青海全面加強農村消防安全工作
熱點圖片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山宗水源踏歌行——“兩山”理念青海實踐系列報道之四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村企雙向奔赴 解鎖鄉村振興“共富密碼”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橋韻西寧:跨越時光的城市樂章
橋韻西寧:跨越時光...
【年中經濟微觀察】從牧場到市場:高原牛羊肉的增收密碼
【年中經濟微觀察】...
【關注】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法治防線——《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綜述
【關注】為青少年健...
【鄉村振興在青海】吃“旅游飯”真香 領分紅款踏實
【鄉村振興在青海】...
【經濟聚焦】高原“種業考官”:為植物新品種驗明身份
【經濟聚焦】高原“...
西寧交警全力守護旅游季交通安全
西寧交警全力守護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卷中人和百事興

青海日報
2025-08-15 07: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卷中人和百事興

青海日報
2025-08-15 07: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兩山”理念青海實踐報告】卷中人和百事興

  • 2025-08-15 07:40:14
  • 來源:青海日報
家園。周玉偉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當地域給青海刻上海拔高度時,也造就了遠闊壯麗的山川河湖和豐富獨特的自然稟賦。“中華水塔”三江源、中國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中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它們在生態文明高地卷軸上留下綠色“足跡”,拓印出一幅人和百事興的全景圖。

  在祁連山海拔不等的垂直地帶里,擁有著完整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座沙漠延伸出的“濕島”,筑守南北兩麓的生態安全。隨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完成,科技賦能的成效顯而易見,從生態巡護到野生動植物監測,從物種研究到自然教育,無處不彰顯打造“科研高地”的“青海樣本”。

  圍繞生態保護中的科技作用,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負責人馬存新侃侃而談科技對于野生動物調查帶來的變化。他說,以前開展常規樣線調查時,只能簡單記錄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和生境。隨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深入推進,紅外相機實現網格化布設,作為重要的調查輔助工具,數量增加的同時所覆蓋面積也在擴大。

  這些年,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著力在生態科研方面尋找有效路徑,穩步推進“智慧公園”建設,初步建成“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體系。至今,全面建成大數據平臺和州縣分控中心,布設各類監測設備1700余臺(套),開發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無人機管理、園區管控管理系統和森林草原智能防火平臺,建成氣象觀測站16處,實現園區氣象觀測全覆蓋。

王者歸來。鮑永清供圖

  對于山大溝深、資源珍貴的祁連山而言,科技手段的應用讓無數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雪豹作為高山頂級獵食者十分罕見,就算刻意尋找都很難看到,但因為借助了紅外相機,記錄下5只雪豹同框的珍貴畫面,甚至到后來,5只荒漠貓同框、5只猞猁同框、6只兔猻同框等世界罕見的珍貴畫面也在祁連山精彩上演。

  馬存新說,為不斷健全完善自然資源本底數據庫,他們針對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的旗艦“明星”物種開展了生態習性方面的調查研究。“雖然只是一個區域內的結論,但從跟蹤監測情況來看,雪豹在不同區域內的家域面積、繁殖習性存在一定差異,門源片區棲居的荒漠貓個體的平均家域面積為5.4平方千米,最大可達14.6平方千米。”

  到目前,已系統實施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調查項目120余項,從自然資源本底數據“一本賬”、生物多樣性保護“一張表”、物種監測調查“一張圖”著手,建立國家公園“三個一”科研數據體系,完成5只雪豹、11只荒漠貓、38只黑頸鶴衛星跟蹤監測,填補了我國在相關物種監測數據方面的空白。

凝視。那旭花供圖

  “以黑頸鶴的棲息地舉例,濕地和牧民的草場會有重疊情況,當科技手段應用于生態保護,就可以在遷飛和棲息過程中靶向性實行季節性放牧,以精準化的手段開展保護達到更好的效果。”馬存新說。

  不僅如此,還開展了哺乳類、鳥類、野生植物、大型真菌、昆蟲本底等專項調查,綜合形成國家公園科研調查的人才力量和技術方法,且不斷健全完善自然資源本底數據庫,雪豹等旗艦物種監測走在全國前列。

  祁連山發育著眾多冰川雪山,疏勒南山的崗格爾肖合力冰峰是布哈河的源頭,而布哈河又是青海湖眾多補給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天峻作為青海湖流域重要生態保護區域,前不久掛牌成立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天峻管理分局和江河、快爾瑪、陽康保護站。

  這是青海湖保護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優化和延伸,也是青海不斷完善適應青海湖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的有力舉措,同時掛牌成立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普氏原羚保護研究中心),設立剛察管理分局泉吉、沙流河保護站、海晏管理分局甘子河保護站,初步構建了與國家公園相適應的“管理局-管理分局-保護站”三級管理體系,至此實現青海湖擬建范圍內涉及縣域管理分局全覆蓋,核心保護區保護站全覆蓋。

  在優化職能配置、調整機構設置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協作機制,與環湖三州四縣建立“分局與縣級黨委政府、保護站與鄉鎮一體化”運行模式和“執法事項授權、管理局協調督導、四縣綜合執法、法檢行刑銜接”治理機制,并嚴格落實生態環境監管問責貫通機制,建立“三證”管理制度,切實做到守牢生態安全底線。

  正如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人事處處長劉明偉所言,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管理分局、保護站與縣及鄉鎮交叉任職的優勢不斷凸顯,使得局地協調更加順暢、責任進一步壓實、工作更加高效,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同題共答,共同擘畫好青海湖生態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同心圓”。

斑頭雁。叁智加供圖

  對于創建中的青海湖國家公園而言,推進保護站建設是首要的創建任務。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剛察管理分局副局長桓明認為,保護站處在三級管理體制的最基層,承擔著一線資源監測、物種保護、科研教育等重要工作任務,是加強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基石和“前沿哨所”,需要統籌做好保護站建設和管理工作,落實落細各方責任。

  剛察管理分局哈爾蓋保護站加強與鄉鎮的協作,深入開展“查、打、治”流浪狗專項整治行動,保障瀕危物種生境安全;沙島保護站采取“固定常態化路線+隨機抽查路線+重點檢查路線”方式,開展巡護監測……

  隨著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各鄉鎮與各保護站建立一體化運行機制,全面構建了以保護站為主體的分片管護體系。今年以來,在環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態管護員隊伍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其中共和縣落實資金100萬元招聘生態管護員20人,剛察縣落實資金40萬元招聘生態管護員20人,采取縣聘站用的方式開展工作;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招聘生態管護員30人,環湖周邊生態管護員70多人。

祁連山之夏。李志奇供圖

  拉毛多智是沙柳河保護站的一名生態管護員,每天都會加大巡護頻次,勸說自駕游客不在保護區范圍內露營就餐;泉吉保護站的生態管護員扎布拉也是一樣,這里是湟魚洄游的通道,也是游客比較集中的區域,他每天巡護時盡心盡責,確保河道整潔,在基層生態保護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前,很多環湖群眾義務管護,如今為他們落實了工資報酬,購買了保險,很多人在生態成果中享受綠色福利。在環湖區域,這一變化見證生態管護機制的轉折性邁步。而今,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綠色好“價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被深刻寫在了江源大地,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青海正向著更高處攀登。

  【口述】大自然也是有意義的課堂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工程師 于 瑤

  這幾年,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的自然教育受到省內外關注。踏山穿林、認鳥識獸,越來越多的人從大自然的惠贈中領略一番別有趣味的教育,也把生態環保理念根植心底。

  2018年起,我們在打造“生態文化高地”的維度中找尋破與立的統一,積極推進自然教育工作,在基地建設、課程開發和多部門協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在西寧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天峻縣設立的生態學校已經達17所;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也設立了6所生態學校,國家公園自然教育職能正逐步向全國延伸。

  在自然教育推進過程中,我們根據受眾年齡,開發了自然教育課程11套,自然教育學生用書3本,教師用書1套,還面向公眾開發30個課時自然教育導師課程,涵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祁連山地區生態文化等。

  對于我們而言,自然教育工作有一個循序漸進、夯基壘臺的過程,起初,很多孩子到山里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但參與一次后就讓他們產生了興趣并且愈加濃厚,在這場以自然為名的教育中,他們感知青海的生態保護,并有意識地參與其中。

  如果在祁連山實地感受一場自然教育之旅,那么大數據共享、科技賦能可以說是“敲門磚”。生態科普、數字建設、科技應用都是生態研學過程中必要的一站,通過聲光電、場景展示、小影院等,讓人們對祁連山有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再到野外去體驗時,大家就會有選擇或方向,對大自然或生態保護的了解更加深入,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我們積極構建完善的自然教育基地網絡,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展陳中心、生態科普館、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自然教育特色管護站,并構建“主體型+輔助型+支持型”三個層次的自然教育基地體系,選取代表性區域串聯形成研學路線,涵蓋多種生態系統、地質構造遺跡、生態文化體驗等內容以滿足不同活動需求。

  前不久舉辦的征文大賽中,令我感觸頗深的是有個小朋友寫到了門源的油菜花,在花叢間采蜜的蜜蜂,也表達了對家鄉對青海的熱愛,我覺得這便是自然教育的目標。

  數說

  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強化科研能力,布設各類監測設備1700余臺(套),建成氣象觀測站16處,系統實施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調查項目120余項,累計與40余個科研團隊建立合作關系,申請專利36個,注冊科技成果2項,申請軟件著作權5項,發布地方標準2項。

  擬建青海湖國家公園范圍達1.04萬平方公里,設立4個管理分局、12個保護站,生態管護員70余人,初步構建與國家公園相適應的“管理局—管理分局—保護站”三級管理體系,建立“三證”管理制度。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宋明慧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 暖暖免费日本在线中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色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日韩AV高清无码|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