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以來,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等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災害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針對近期極端天氣多發等情況,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加強風險預報預警,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應急值班值守,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確保群眾安全度汛。”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防汛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責任,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耐心細致做好防汛減災工作,堅決筑牢防汛安全堤壩、打好防汛救災主動仗,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近期,青海降水過程落區廣、時間長,并與前期部分降水區域重疊,誘發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次生災害的風險增高,防汛考驗就在眼前。面對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旱澇交替,區域性、階段性強降水可能引發洪澇災害的復雜局面,全省上下迅速落實安全防范措施,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強化隱患排查、精準監測預警,按照“四個一律”要求,對野外施工地、景區宿營地、鄉村旅游點、夏季牧場、臨水臨崖路段、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等重點區域,科學研判、主動作為,持續完善地質災害防御體系。截至目前,已累計轉移3.17萬戶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成功避免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巴扎藏族鄉、臺子鄉和西寧市湟中區田家寨鎮的3起地質災害。7月15日以來,已發布39期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全省累計排查隱患點、工地工區、旅游景區、野外露營點7174處,共處置20起災害險情。
目前,青海防汛減災工作措施具體、成效明顯,但仍應清醒直面可能存在的短板不足和疏忽大意,有效防范化解公共領域安全風險,狠抓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要加強災害風險會商研判,協調有關部門加大旅游安全宣傳力度,督促景區景點加強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強化預警響應、轉移避險等措施。督促各地嚴格管控野外火源,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警示教育,進一步筑牢人民防線,嚴密防范人為因素引發火災。要加強值班值守,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保持定力,及時跟進了解突發災害事故,做好信息報送、調度指揮等工作,確保及時高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多一分警覺,就會多一分主動。防災減災,要始終繃緊責任之弦,想在前頭、趕在前頭,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寧可“十防九空”,不可“萬一失防”,強化底線思維,善用科技賦能,把各項前置防御工作做實做細,不斷完善“防抗救相結合”的全鏈條體系。基層是防災減災的前沿陣地,要深入開展防災減災宣傳“五進”活動,廣泛普及防災避險知識和技能,嚴格落實直達基層一線的“叫醒”“叫應”機制,提升多災種、災害鏈監測能力,全面檢驗應急預案,全力筑牢“通信堤壩”,真正做到精準施策、靶向發力,防止小隱患演變成大事故,全力守護人民群眾幸福家園。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防汛工作部署,要求我們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將防汛救災工作作為當前重中之重,讓每一位干部群眾深刻認識防汛救災的重要性,上緊思想觀念的“發條”,緊盯容易被忽視的角落、繃緊容易放松的心弦,掐滅任何可能的風險,守護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提升預警的精準度與時效性,確保預警信息能夠迅速、準確地傳遞到每一位可能受影響的群眾手中,讓群眾有足夠時間做好防范準備。要深化隱患排查整治,對河流、水庫、堤壩、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盲區。要建立隱患臺賬,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防汛救災既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考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無聲考場。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防汛救災現場當作“考場”,用實際行動書寫初心“答卷”,全力以赴筑牢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堅實防線,為青海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