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從春晚驚艷世界的東北秧歌智能訓練,到服務“東數西算”的算力基地,青海正以72萬平方公里的高天厚土,譜寫數字經濟與生態文明互促共進的協奏曲。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青海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產業發展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培育體現本地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立足高原能源資源稟賦,在國家有關部委、援青省市、中央企業、高校院所、數字經濟領域頭部企業的鼎力支持下,青海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時代機遇,積極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推進清潔能源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基地建設,推動形成“1+2+N”綠色算力基地發展布局,變綠電為綠算、變電纜為光纜、變瓦特為比特,著力開辟綠色算電協同發展新賽道,綠色算力發展“能源極足、電價極低、綠電極優、氣候極好、能耗極少、回報極高”的優勢不斷彰顯。

在招商引資上求突破
今年以來,青海堅持把綠色算力作為全省產業發展的大事要事來抓,著力在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協同發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延續去年以來綠色算力產業較快發展的勢頭,以綠色算電協同試點示范為牽引,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對標謀劃、奮力拼搶。
從數據層面來看,上半年全省綠色算力領域呈現較為強勁發展態勢。一季度迎來招商引資“開門紅”,各市州共簽約綠色算力項目56個,簽約金額達1032億元,其中,省級簽約203億元,市(州)縣兩級簽約829億元。截至6月底,全省已建在建標準機架約19萬架,已建成標準機架使用率超90%,服務器上線率接近100%,已建成智算超算規模超1.5萬P,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綜合算力供給體系。
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通過“產業生態聯盟招商+頭部企業招商+數字援青招商”這一組合拳,與燧原科技、中科曙光等達成合作,推進建設新華三青海圖靈小鎮,引進青海藍算科技有限公司,并建成青海首個規模化數據標注基地,推動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鏈式布局”。
每一份成績都來之不易,這不僅是數字基建的量變積累,更是發展方式的質變飛躍。
3月28日,第二屆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在北京召開,青海接續去年播下的合作種子,再次誠摯發出攜手共筑綠色算力、共繪新質未來的美好期愿。
推介會系統展示一年來青海綠色算電協同發展的最新成果,展現出青海舉全省之力以“充裕清潔瓦特”保障“規模綠色比特”發展的堅定決心,映照出發展綠色算力產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更提振了相關領域全面深化交流合作的信心,為招商引資蓄力加碼。
《青海省綠色算電協同發展報告》藍皮書發布;為2024年度使用青海綠電的10家企業頒發綠色電力使用證書;8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過200億元,較上一屆增長64.9%……推介會不僅延續高規格的嘉賓陣容,內容也更加豐富,收獲也更加凸顯,“高冷”青海迎來“高光”時刻。
快速融入國家算力布局,綠色算力產業集聚成勢,綠色算力規模乘數而上,算力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綠電支撐優勢持續放大,數據要素潛力加速釋放,當這6個轉變愈加明顯時,青海綠色算力產業已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全面起勢。

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如今,綠色算力正重塑著高原的發展經緯,三江之源正在加速轉型高原綠算藍海。
青海以政策協同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出臺促進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舉措,初步構建起集方案、措施、標準于一體的政策體系,與阿里、金山、京東、科大訊飛等多家全國互聯網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推動算力調度、大模型訓練等業態多元發展。
在國家相關部委、對口援青和東西部協作省市、行業頭部企業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政務和行業數據、重大項目、企業源源不斷地匯聚青海。
今年上半年,青海瞄準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進度抓落地,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全省12項在建重點項目有序推進;著力克服一切困難,想盡一切辦法,傾力做好頭部企業服務保障工作,推動投資強度不減檔。相關部門主動靠前服務,協調解決難題,助力項目順利推進,高原的夏日處處都有建設的火熱景象。
機房閃爍的指示燈,服務器運轉的嗡鳴聲,恰似高原夜空中的繁星,照亮數字經濟的新航道。
觀看機器狗生動的表演、和機器人進行圍棋對弈、體驗AI人臉情緒心理疾病篩查儀……走進第26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綠色算力展區,一派熱火朝天,前來參觀的市民驚嘆著科技感,也為青海發展綠色算力產業紛紛點贊。
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中國移動(青海)高原大數據中心、中國聯通(青海)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等已建項目持續發揮帶動效應,一同入選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后續布局建設緊鑼密鼓。
全球首個“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的全清潔能源微電網算力中心啟動,國內首個全國產芯片萬卡綠算集群項目點亮啟動,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合閘運行等一個個好消息接踵而至。
阿里云智算基地、百度標注中心、金山智算中心、京東智算私有云、青海圖靈小鎮等項目落地建設,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建成投運,大數據災備中心、災備云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
目光所至,展示墻上一個個知名的商標、一個個重中之重的項目,成為青海打造“綠色算電協同發展示范區”征程上的生動注腳。

全力筑牢數據安全屏障
如果說,綠色算力是青海的核心競爭力,那么筑牢數據安全的屏障,則是夯實綠色算力發展的基座。
7月19日,第二屆中國災備日暨縱深腹地關鍵產業數據備份大會在西寧舉行。大會圍繞數據安全與災備產業前沿展開深度研討,旨在共同推動災備技術轉化與產業化落地,助力構建更完善的國家數據安全與災備保障體系,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筑牢安全基石。
近年來,青海將數據安全與災備體系建設置于國家戰略全局中謀劃推進,深度融入“東數西備”“東數西存”國家戰略,依托西北內陸區位安全優勢與綠色清潔能源稟賦,構建起具有西部特色的數據安全、容災備份及綠色算力發展體系,形成“政策引領、技術創新、產業集聚”的良好格局。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青數據中心均通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部分項目達到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標準;海南藏族自治州大數據產業園一期項目、中國電信格爾木柴達木云數據中心、“青海國資災備云”等都彰顯著青海在戰略災備領域的實力。
毋庸置疑,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不僅是驅動業務增長的新引擎、支撐決策的智慧源泉,更是維系核心競爭力的命脈所在。
青海發展綠色算力處在風口,恰逢其時。
每天,西寧市國土勘測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勘測人員分布在西寧各處采集數據,青海藍算科技有限公司內數據標注員在數據中精準“錨定”標注目標……數據標注工作的每一步操作都緊密聯系著數據安全。
當前,省會西寧將數據標注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突破點,通過政策引領、企業培育、人才支撐等系列舉措,推動數據標注產業生態加速成形。西寧市成立推進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成立西寧市數據標注產業聯盟,開設“數據標注師”微專業,并增設人工智能訓練師評價工種,不斷壯大數據標注產業規模,提升西寧數據標注產業影響力與競爭力。上半年,全市數據標注產值達1420萬元,數據標注量達20TB,標注席位達1317個。
乘著人工智能爆發的時代東風,憑借豐富的資源稟賦和獨特的區位優勢,青海綠色算力產業迅速崛起,為數據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青海也將持續發揮縱深腹地優勢,以綠色算力為核心競爭力,以災備體系為重要支撐,加快構建高水平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為國家數據安全戰略落地提供“青海方案”。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