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夏天流行到西寧避暑,從武漢到西寧的高鐵座無虛席,避暑大軍一波又一波,眼下到西寧避暑是一種潮流!”
“在西寧開客棧十幾年了,還從沒見過這么多來避暑的游客,夸張的是連青旅的床位都要提前一周預訂!”
……
近期,眾多游客在社交平臺上熱情分享“西寧夏日的涼爽”,不少博主也紛紛前往打卡、推介西寧。一時間,這座高原古城在炎炎夏日再次“出圈”,來西寧避暑游玩成了一種流行趨勢。
這座高原古城究竟有何魅力,能成為游客追捧的避暑勝地?
答案藏在那獨一份的清涼與風情里。當全國多地被高溫炙烤時,西寧這座安裝了“天然空調(diào)”的城市,以夏季平均氣溫17℃的清涼吸引著八方游客。再加上濃郁的城市風情與誘人的特色美食,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夏日畫卷,也讓“去西寧避暑”成為今夏的潮流。
清涼舒適開啟游客夏日“新體驗”
“誰懂這股清涼感!”“夜晚走在西寧街頭,真舒服!”西寧的魅力,首先體現(xiàn)在得天獨厚的清涼氣候上。西寧地處高原,夏季平均氣溫僅17℃,晝夜溫差達10℃以上,成為夏季的“避暑天堂”。從重慶“逃離高溫”的游客李微一家感慨道:“那邊的夏天熱得人都快融化了,走在街上就像在蒸桑拿一樣。來到西寧,感覺一下子變得涼爽舒適,太舒服啦!”
西寧的清涼,不僅在于氣候,更在于其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南北山的綠樹成蔭,湟水河的潺潺流水,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涼爽。清晨在麒麟灣晨練的市民趙大爺說:“西寧的夏天相較于外地還是很涼爽的,這幾年每到七八月,街上都是避暑的游客,很多都是全家出動。白天和傍晚推薦大家逛逛西寧的公園綠地,真的很愜意。”
這種清涼不僅帶來了舒適感,更能承載豐富多樣的戶外活動。隨著環(huán)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和西寧半程馬拉松賽等賽事的舉辦,越來越多運動愛好者選擇來到西寧開啟一場清涼的運動之旅。來自廣州的騎行愛好者小林正在西寧進行騎行過渡,他興奮地說:“這幾天在西寧騎行太舒服了,氣溫適宜,空氣清新,過幾天我準備騎行去青海湖,看看沿途如詩如畫的風景。”
多元文化碰撞出獨特吸引力
避暑之余,西寧的城市文化中藏著更多驚喜。暑假期間,青海省博物館門前參觀的游客排起了長隊,不少游客看到長長的隊伍后紛紛拿出手機拍攝記錄。走進博物館內(nèi),游客們放緩腳步,仔細地觀看每一件展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法就是去當?shù)氐牟┪镳^看一看。”來自北京的王先生感慨地說,“青海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各種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魅力。”
在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里,觀看“頂流”雪豹、兔猻、荒漠貓、猞猁等高原動物的游客一波接一波,熱鬧非凡。“我們的西寧之旅,最期待的就是來動物園看雪豹!今天終于看到了,值了!”游客何珺妤邊展示拍攝的雪豹照片邊說,“一會兒還要再去買幾個雪豹文創(chuàng)帶給朋友。”
西寧的多元文化魅力不僅體現(xiàn)在游覽參觀中,更藏于那些獨具特色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里,成為游客帶走西寧記憶的獨特載體。青海美食元素的冰箱貼、青海人文景觀的明信片、雪豹玩偶……各類形態(tài)各異、造型獨特的文創(chuàng)好物,讓人目不暇接。游客們穿梭在文創(chuàng)店中,精心挑選著心儀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在沉浸式體驗中將屬于西寧的文化記憶打包帶走。“我們目前有上百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以青海的人文、景觀、美食為元素,七月以來各類造型的冰箱貼深受外地游客的喜愛。”西北大環(huán)線文創(chuàng)實驗室負責人介紹說。
煙火氣里的獨特“美食之旅”
隨著美食博主“特別烏啦啦”的幾期西寧美食視頻推出,不少游客紛紛行動起來,“跟著烏啦啦打卡”成了他們探索西寧美食的“權威”攻略。不少西寧市民“嚴選”的美食店前,前來品嘗的游客排起了長隊。“我這幾天跟著博主吃了抓面、烤羊肉、牛雜湯、炮仗面,本來只想避暑,結(jié)果胖了好幾斤!”這是四川游客張先生的玩笑話,卻說出了西寧美食的魅力。
清甜解渴的甜醅、肉香四溢的炕鍋、熱氣騰騰的土火鍋、筋道爽滑的釀皮、香氣四溢的狗澆尿餅……西寧的美食豐富多樣,總有一款能精準擊中游客的味蕾。“我們剛到西寧,放下行李就趕到了下南關街,還沒走多遠,手上的小吃已經(jīng)拿滿了!”游客汪靜和家人正在“逛吃打卡”,“這幾天,我們準備把西寧的特色街市都轉(zhuǎn)一圈,好好嘗嘗高原風味”。
當微風拂過街巷,當多元文化在陽光下綻放,當特色美食在舌尖跳躍,西寧的夏天便有了獨屬于它的生動注腳。如今,“到西寧避暑”早已超越了單純躲避高溫的需求,變成一場關于清涼、關于文化、關于美味的深度邂逅。當越來越多的人把西寧列為“避暑”理想目的地時,西寧也正以更開放的姿態(tài),迎接八方來客。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