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社區殘障人士學手藝、上門為獨居老人理發、為待業居民開設養老護理培訓班……樁樁件件,聽著都不是啥大事,可西寧市大眾街街道多年來的基層治理經驗,恰恰藏在這份“細微之處見真章”——正是把瑣事辦穩、把常事辦精、把溫暖精準送到群眾心坎上,才把“小確幸”匯聚成民生“大幸福”。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人民群眾能否感受到黨和政府溫暖的“神經末梢”。瑣碎、繁雜的基層治理,正是反映黨員干部作風之處,特別能體現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的忠誠。社區的干部,更多面對的是老人的一頓熱乎飯、鄰里間的一句和解、社區孩子放學后的一次接送……事情看似“小”而瑣碎,實則牽動人心,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梢哉f,“急難愁盼”檢驗著初心,“關鍵小事”也是“頭等大事”,關系著人心向背。
基層想要治理好,就不能把瑣事當小事。基層治理工作同群眾生活關系最密切,不需要基層干部熱衷于搞轟轟烈烈的大活動,而更需要干部著眼于群眾日常的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別認為這些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分量,這些細微之事全是老百姓生活里的“心頭事”,并且人心和口碑才是實實在在的成績;鶎又卫碜钚枰饤“小事無關緊要”的心態,哪怕是群眾的一句抱怨,都要認真對待,不推諉、不扯皮。“小事不言小”,還需要“蹲下身子看螞蟻”的工作態度。大眾街街道通過網格員挨家挨戶地走訪,將居民群眾的需求一一記下,才能將群眾“小事本”變成干部“履職清單”,把溫暖穩穩遞到群眾手上。
基層想要治理好,就不能把常事當易事;鶎又卫碇v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繁雜的大事小情,考驗著能把日常服務做透的耐心和能力,一點兒都不容易。“小事難辦”,更要精細化。大眾街街道制定事項清單、實行幫辦代辦,能夠將梳理出來的事項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事半功倍。同時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建立了一支穩定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讓群眾的事情每一件都有人張羅。“小事難辦”,更要把瑣碎的事做扎實。群眾的揪心事可不能“臺賬摞成山,問題埋地下”,而需從細節處著眼、從細微處著手,不打折扣、不走過場,沉下心把細節摳到位、把流程做周全,用實打實的行動不怠慢小事。大眾街街道正是在精準捕捉需求、整合資源、項目協同聯動的實踐鏈條上一點一滴認真積累,才實現了基層治理“一張網”的高效。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對于社區工作來說,群眾的“小事”,就是天大的事。“小矛盾”回應“大民生”,“小平臺”投射“大作為”。“致廣大而盡精微”,絕非一日之功,但只要久久為功,就能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碓矗呵嗪H請螅